】 【打 印】 
让外卖封签封住“舌尖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22-04-22 20:24:23


  4月1日起,北京市市场监督局发布的《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范》正式实施。规范明确:供餐企业应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外送食品打包应使用开启后无法复原的封签或一次性外包装袋;外卖配送箱每日消毒应不少于一次;在配送过程中配送员不应打开食品外包装,发生食品污染应终止配送;通过网络餐饮服务供应的食品质量安全应与堂食保持一致……在对北京网络餐饮安全管理提出明确要求的同时,规范也逐一回应了外卖用户普遍关心的多个热点。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外卖用户规模高达5.44亿。这些用户在享受外卖便利的同时,也咽下了不少“苦水”。各地不时爆出卫生脏乱、服务恶劣等问题,比如安徽一名外卖小哥在顾客外卖中小便,吉林一名送餐员向外卖里吐口水,无不令公众深感愤慨。除了配送环节的卫生及食品安全问题,分量及质量与堂食有别、“幽灵商家”备案地址与经营地址不一等等,也是乱象频现的重灾区。

  有网友戏称,点的是外卖,也是运气。这些问题最好别遇到,遇到也只好忍气吞声;因为即便有心追究,但维权的时间、金钱等成本也往往让他们最终选择息事宁人。然而,用户群体的庞大和消费者的“重度依赖”,无论如何不该成为外卖行业放松管理、降低品质、轻视安全的底气;相反,作为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以及促进消费变革的典型代表,外卖行业应该也必须把全链条食品安全紧紧锁住,为用户提供百分百值得信赖的服务。

  堵住外卖食品安全漏洞,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水平,既要靠平台与饭馆自觉,更要靠制度规范引领。今起实施的《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范》,内容覆盖了从生产、包装到配送等网络餐饮服务的各个环节,专治包装“瞎糊弄”、配送“动手脚”、商家玩失踪等为用户深恶痛绝的问题。相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刚刚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中保障外卖用户权益的相关规定,这份管理规范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其中“应使用外卖包装封签或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装袋等密封方式,且封签在开启后应无法复原”的规定,能够有效减少配送过程中因外部因素对食品造成的污染风险,把漏洞堵在问题发生之前。其他措施也环环相扣,给平台和商家念紧箍咒,就是确保“舌尖上的外卖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只有网络餐饮行业不断规范,才能提高外卖食品的安全系数。相信多部法律法规相互补充,再加上监管部门的严明执法,必能锁住外卖安全。(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辛音)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