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规范直播打赏,塑造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
http://www.CRNTT.com   2022-05-11 19:16:48


  日前,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意见要求,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网站平台应在本意见发布1个月内全部取消打赏榜单,禁止以打赏额度为唯一依据对网络主播排名、引流、推荐,禁止以打赏额度为标准对用户进行排名。

  意见对有关未成年人的直播打赏行为做了很多禁止性规定,按照有关要求修改平台规则相信会收到预期效果。在意见的禁止条款中,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部分规定尤其值得注意。意见工作举措第一项提出:网站平台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禁止为未成年人提供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不难发现,这一要求站位很高,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浏览短视频等,如何最大程度避免这些问题,需要平台充分意识到“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该体现在具体的工作环节中。

  目前,平台的许多业务在立项、设计过程中,很少或完全没有考虑未成年人可能沉迷或过度氪金的问题。因此,当某项业务逐渐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后,不仅家长、社会要质疑,有关部门也必定介入。所以,就此次直播打赏新规,平台眼前要做的是按要求完成整改,长远要做的则是,在产品设计中考虑这个问题,即如何做到最有利于未成年人。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源于2020年10月颁布、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其第4条明确提出: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等6项要求。与此同时,第74条第二款具体明确: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2020年修订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自2012年该法修订后,互联网产品已经发生了多次迭代,即便是手机,在2012年和2022年也完全是功能不同的两种东西。这段时间里,互联网迎来发展浪潮,法律做出应对,2020年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专章,新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2012年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文中“网络”仅出现8处,而2020年版则多达几十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