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无访”社区中招受照顾?教育政策不能为地方政绩背书
http://www.CRNTT.com   2022-06-17 18:21:03


  6月13日晚开始,《中招降3分录取!偃师这个地方发布重要通知!》及当地相关社区发布的《迎宾社区中招考生降分报名通知》等在微信群流传,引发广泛关注。14日,偃师区信访局工作人员回应,舆情出现后,目前该降分政策已经暂停,“可能我们当初考虑不周到,目前已经暂停了,后续处理情况会再公示。”

  高考中考加分政策,多年来争议不断。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从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目前,在高考加分方面,各地基本都严格执行规定。但我国普通高中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考试招生大多在省级领导下,由地市或县区具体组织实施,地方自由裁量权较大,虽然各地在舆论压力下基本取消了对特长生及赛事获奖者、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来自学生本身能力的加分项目,但“感谢”式加分或降分在一些地方又玩出了新花样。只要学生家长对当地做出了贡献,相关家长的孩子往往就可得到相应的加分,教育政策似乎成了为当地政绩背书的工具。

  此次偃师区的加分政策,对户籍落在无访社区的中招考生,第一志愿可降3分录取。意思或许就是学生家长们自觉不上访,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政府以为他们孩子中考降分录取的方式表示感谢。但是,这样的“感谢”照顾,比照顾特长生更加不公平。更不要说上访是民众的权利,政府部门不能以任何形式侵权。

  公平公正获得教育机会是考试升学中的“帝王守则”,“感谢”式照顾则成了一种“拼爹”游戏。它不仅最易让天平倾斜,更可能给暗箱操作提供了机会。一些政府部门掌权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某个关系户,以感谢对政府做出贡献的方式制定一个加分或降分政策。即使没有这种操作,那么,家长来投资可加分或降分,家长是劳模可加分或降分,甚至可能会衍生出家长是宣传当地的短视频网红,孩子也可以加分或降分,这岂不有些奇葩?

  政府在招商引资、社会治理等方面确实需要当地人做贡献,也需要感谢做出贡献的人,比如,可以授予荣誉称号,可以通过积分制度获取政府在某些公共服务方面的回报,哪怕直接发钱,也不能和孩子们前途挂钩,这不但对没有受到照顾的学生不公平,即使受到照顾的学生,对他们的人生发展也没有益处。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地方要发展,根本上要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发,创新发展治理方式,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更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而不是动辄就罔顾公平地“从娃娃抓起”。 (来源:东方网 作者:丁慎毅)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