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旅游消费,该拿掉滤镜了
http://www.CRNTT.com   2021-10-21 21:38:25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这年头,没点拍照修图本事,都不好意思去旅游。”有网友吐槽,自己不远万里到网红景点拍出的照片,和在网络上看到的“根本不是一个地方”,很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

  有这种感受的游客不少。近日,小红书就网友关于“滤镜景点”的吐槽发表声明幷道歉,承认部分用户存在过度美化笔记的情况,今后将尝试推出景区评分榜、踩坑榜等产品,便于用户获取更多元的信息。旅游景点“滤镜太厚”,其实是一个颇为普遍的现象。不止在国内社交媒体平台上,国外不少景点也存在网络图片“货不对版”的问题。比如有网友吐槽自驾了36公里山路到美国冰川国家公园,却只看到了几片碎碎冰;到了巴厘岛天空之境,发现湖水竟变成了光秃秃的地,这让不少游客大呼“实属商业欺诈了”。

  可以说从摄影艺术诞生开始,就存在着实景与图片之间的巨大差别。只不过人们在看到一些知名景点的摄影作品时,会下意识地感知到其中艺术创作的成分,幷且能够通过跟以往照片的对比,建构起一个相对客观全面的认知,也就不会在身临其境之后,产生太大的心理落差。然而,伴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人们分享信息和旅游消费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各类滤镜和特效的加持下,一些人们不了解的、非常规意义的景点,比如一条公路、一棵树、一个店铺,也能成为“网红”。据网易数读统计,全国至少有63个城市拥有“小圣托里尼”,62个城市拥有“小京都”,61个城市拥有“小镰仓”,以及59个城市拥有“小奈良”。

  不论是博主、平台还是景点的助推,都让这种“打卡式”旅游方式火了起来,也让越来越多深谙平台推荐逻辑的用户,通过塑造类似“仙境”博取出圈的更大概率,分享流量红利。另一方面,这种夸大,也可以说是媒介技术演进必然带来的常见现象,成为人们使用媒介的一种日常习惯。普通人,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也能将平平无奇的照片变成大片,哪怕发条朋友圈,也少不了P图的过程,在发布信息后更不会标注自己用了哪些滤镜和特效,在看到好看的图片后,第一反应是收藏作为自己的拍照指南。

  人们越来越生活在滤镜的世界里,以至于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都下意识地忽略了信息加工对真实性的影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