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金晓宇们,缺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22-01-19 17:46:32


  杭州“天才翻译家”金晓宇的故事最近刷屏全网,令无数人震撼和动容。这是一个苦难的家庭,患阿尔茨海默症且刚刚离世的母亲、慈爱而坚强的父亲,还有精神障碍患者金晓宇,他同时还具有翻译天赋、著作等身。

  近几年通过媒体报道来到大家眼前的精神疾病患者故事逐渐增多。此前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反映住院精神病人的《笼中鸟》、反映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往事只能回味》,就曾掀起过热烈反响,豆瓣评分曾高达9.6。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自去年8月以来通过“600号画廊”连续向公众展示两期患者绘画作品(目前仍在展览中的第二期“蓝梦”,大多数画作就是出自同金晓宇一样的双相障碍患者),同样引起社会“轰动”。

  把时间向前推若干年,公众从媒体上见到的精神障碍患者,就完全是另一番形象。

  据2009年《新闻记者》杂志发表的一篇调查,分析了20个省市晚报或都市报中1939篇与精神疾病相关的报道,发现701篇(占36.2%)是关于患者暴力、危害公共安全、言行紊乱等方面的,118篇(占6.1%)有关患者被杀、被弃、被强奸、被关锁、自杀、走失等。甚至占2.4%的报道里,患者是幽默笑话的主角。没有一篇报道涉及患者积极正面的形象。

  如果我们把时间再前推数百年,精神障碍在历史上任何时期、任何社会,基本都被打上“耻辱”的印记,直到19世纪末期,其作为现代医学上的疾病概念才基本得到确认。

  即便到了20世纪,人类还是有过对待精神障碍患者最黑暗的一页:纳粹德国曾以“种族优化”为名,杀害了大量被认为“退化”的精神障碍患者,更有超过20万患者被强制实施绝育手术。

  著名精神病学家粟宗华的名言“每个精神病人的病历,都是一部血泪史”至今仍是他创建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青年医生入职教育时需要牢记的一句话。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