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岂能如此批量“制造”博士?
http://www.CRNTT.com   2022-07-25 17:51:29


  这两天,邵阳学院一纸《出国攻读博士毕业返校与同类型拟引进博士名单待遇公示》在网上火了。根据这份公示,该校引进23名在菲律宾亚当森大学读取哲学(教育学)专业的博士生,平均每名博士生引进花费84.4万元,合计1800多万元。

  重金引才原本是好事一桩,为什么在这里变味了呢?原来,这23名博士中,有22名之前就是学校工作人员。近三年来,他们在亚当森大学攻读哲学(教育学),然后“毕业返校”。而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反馈,这所大学已被纳入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的名单,疫情期间还多次被举报针对中国市场大肆开设低质在线课程。事实上,该校不少老师就是靠在线上网课完成了学业,这样的博士含金量有多少,不言自明。

  作为高校来讲,学校要发展,教育改革要深入,就必须紧紧依靠高质量的教师群体。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高校为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提供资助和奖励。但像邵阳学院这样批量“制造”博士、“出口转内销”的,在媒体报道中还不多见。那么,这所学院为何对博士的头衔和数量如此心心念念?

  这要从高等院校的设置讲起。我国现行的本科高等学院,有大学和学院之分。一般认为,大学更具有综合性,而学院重在应用性,二者有明显区分,其中之一就是师资要求。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本科普通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不低于30%,是学院的必备条件之一;而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比达到20%以上,才是成为大学的基本门槛之一。

  放在高等院校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这直接造成了学院竞相更名的现象。在许多学院看来,虽然自己有一定的办学特色,但无论是在社会整体认可度还是相关部门重视力度方面,都不如大学有名头、有吸引力。因此,他们纷纷掀起“更名潮”,不少省、市还把支持学院更名大学事项列入“十四五”规划。然而,一些学院自身竞争力不够,在对外引进博士的招聘中屡屡“碰壁”,无法吸引高层次人才加盟,只好另辟蹊径,通过“注水论文”提升学科排名,通过“制造博士”提高师资配比。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