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斥巨资引进“注水博士”,“权宜之计”不是遮羞布
http://www.CRNTT.com   2022-07-25 17:56:44


  近日,“湖南邵阳学院花费1800多万元引进23名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哲学博士”一事,引发舆论争议。该校多名二级学院院长表示,由于难以引进国内的博士人才,学校不得不采取“权宜之计”,在内部选拔一批拥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前往国外读取博士,提高教师队伍中博士学历的比例,对以后升级为大学、申请硕士点都有帮助。目前,湖南省教育厅已介入调查。

  虽然菲律宾亚当森大学不是“克莱登大学”,但种种迹象显示,邵阳学院斥巨资引进的这23名“洋博士”,有严重“注水”之嫌。

  校方公示显示,在多数专业不对口、就读时间仅两年多的情况下,23人均拿到了博士文凭,其中22人属“自产自销”,由学校选派出国读博。此外,因新冠疫情,20多人仅在菲律宾待了几个月,之后通过在线网课完成了学业。这么看,亚当森大学的博士文凭太容易到手了,容易得让人“怀疑人生”。

  亚当森大学的不靠谱幷不是秘密。据报道,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曾陆续收到多起举报,反映部分国外院校在疫情期间针对中国市场大肆开设低质在线课程,其中就包括亚当森大学,“如果您未申报亚当森大学,建议您慎重考虑。”这进一步印证了这23张“量产”“速成”的博士文凭含有水分。

  如此“权宜之计”,与其说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如说是投机取巧、自欺欺人。升级为大学、申请硕士点,需要实打实的办学实力,真正从根本上提升教师队伍质量,而不是弄张文凭装点门面。

  学校难以引进国内的博士,幷不能成为这种“权宜之计”的遮羞布。当前,国内博士想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也很难,一些院校为何拿出高薪待遇也招不到人?与其抱怨引才难,不如反思自身对待人才的方式。“唯学历论”“唯文凭论”大行其道,重引进轻培育、重数量轻质量、重管理轻服务是难以吸引人才的。

  与学术型高校不同,应用型高校重在应用,关键在特色。以邵阳学院为例,该校是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其实力和特色值得肯定。但现实中,因社会认知问题,学院更名大学之风盛行,一些院校急于升级而又达不到博士占比等硬性要求,于是便打起了“速成博士”的歪主意。

  邵阳学院无奈之下采取“权宜之计”,也提醒相关部门在指导高校建设时,应摒弃“数人头”、重学历的思维方式,对不同类型的院校进行差别化管理,避免简单化、“一刀切”等现象,从制度上为学校“松绑”,让办学回归初衷。(来源:德州晚报 晚报评论员:陈广江)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