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不能让公摊面积变成“侵权暗区”
http://www.CRNTT.com   2022-08-18 16:25:01


  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却发现套内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购房时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的31%公摊面积,收房时却变成了46%……维权一年多来,青岛市民李黎始终想不通:“怎么一公摊,把我一半的房子都摊出去了呢?”这种困惑在很多购房者心中存在。

  住房公摊面积已经多次引发热议。无论是网文《买100平方米的房子只得70平方米,这么坑的“公摊面积”到底怎么来的?》,还是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取消商品房公摊面积”,一度成为热点话题。上述例子再次印证某些地产项目的公摊面积多得离谱。这种现象严重侵害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既影响实际居住空间和品质,也增加了购房者物业费、暖气费等成本。

  很多消费者不了解公摊面积或者公摊率,稀里糊涂就买房,这在房价上涨或者房子紧俏时期尤为突出,因为市场不给购房者围绕“公摊”挑三拣四的机会。即便购房者事先了解所购房子的公摊面积,但到交房时才发现公摊面积突然变大了。这究竟是一种有预谋的侵权行为,还是在项目施工中私改规划设计所致?如果是前者,开发商涉嫌隐瞒、欺诈;如果是后者,同样违法。对于这种开发商,有关部门应严肃处理,购房者也要依法维权。

  在依法处置这类个案的同时,应看到公摊面积带来的“普遍性伤害”,即很多购房者因为公摊面积受到伤害。而这种伤害大多处于“侵权暗区”,即购房者往往看不到自己被侵权,比如购房前开发商不公开公摊信息致使购房者处于“暗区”;购房后很多购房者为公摊面积长期缴纳各种费用不知情,也处于“暗区”。

  要消除这种“侵权暗区”,上策是取消公摊面积,以套内面积来交易。2019年,《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指出,“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但该规范至今没有出台。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商品房销售可以按套(单元)计价,也可以按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计价,这种专门制度也需要修改和完善,才能为取消公摊面积铺路。

  但也要看到,公摊面积是客观存在的,相关成本只能由购房人分摊。问题在于,以何种分摊方式出现,购房者更愿意接受?公摊面积或者公摊率是否应该设置“红线”?笔者以为,应该就公摊面积的分摊方式征求社会意见,选择最佳方案。鉴于公摊面积往往变大或公摊率增多,应为其设置合理“红线”,这也是预防开发商私改规划的良策。

  下策是严肃处理个案,受害者向开发商依法索赔,有关部门依法处罚违规开发商,让开发商付出更大违法侵权代价,也能倒逼开发商不再利用公摊面积侵权。像重庆以地方法规的形式规定,“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的依据”,表明取消住房公摊面积具有可行性,值得其他地方借鉴。(来源:宁波日报 作者:张海英)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