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破解“手机困局”岂能一砸了之
http://www.CRNTT.com   2022-09-07 20:17:49


  9月5日,有两条“热度”新闻都与手机或者网络有关,耐人深思。

  一条是,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徐江荣在开学典礼上向学生提到,“‘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是对大学学习的一个严重误判”。他同时提出忠告:网络游戏是最大的“校园毒品”,每年被取消学籍的同学90%是因为沉迷网络游戏。

  另一条是,开学伊始,河北一中学门口摆桌子放锤子,幷贴出“免费碎手机”,这一幕引发网友争议。校方表示,学生有需要,可以提前报备带手机幷交由班主任代管,但如果学生没有提前报备偷偷带手机,一经发现后砸碎,学校照价赔偿给家长,这样做也获得了家长的同意。

  两条新闻摆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须认真对待的命题:怎么对待手机?前者提到的“90%”这个数据显示了科学管理学生用网用手机的紧迫性,后者则彰显了一些教育机构面对“手机困局”时的无奈。

  砸手机这一招幷不是河北这所学校独创。这些年来,不少学校煞费苦心出奇招:手机进水桶,铁锤砸手机,更有简单粗暴的一票否决:在课堂上玩手机勒令退学……

  雷霆管理之下,“家长配合”“学校照价赔偿”“为了孩子好”等声音背后是耐人寻味的教育失灵。砸手机这种行为,让我不禁想到孩子成长中出现的一些荒诞行为。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跌倒后痛哭起来,有些家长就会一边安慰孩子一边狠狠地拍打桌椅或地面,咒骂道“桌子不好,地不好”。玩手机影响学习,所以就是手机不好,从家长到学校就有了“我管不了,就毁了它”的行为。这种毁灭式教育背后,让人看到的是家长对科技力量畏惧的露怯,是校方在教育方法失灵时的粗暴应对。

  规范在校学生的手机管理,为的就是避免学生陷入网瘾,但显然不能一砸了之。锤子和鞭子是异曲同工,都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学生或因惧怕、回避责罚而行为收敛,但幷不能让学生从心理上完全认可,甚至会造成逆反心理,激发孩子的“禁果效应”——你越禁止,我越是想得到。徐校长提到的“90%”,不就是“禁果效应”的报复性使用悲剧吗?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