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马英九兼党主席 将有何作为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09-07-18 00:14:49  


 
  岛内社会结束威权专制的历史不过短短20余年,目前,一方面,威权体制社会内孕育的政治人物,在威权思想、威权政治操作模式的长期熏染下,在思想理念、文化习惯上要清除威权影响,摆脱基于旧有文化的政治操作模式,总要比民主政治下主流民意的要求慢几拍。二方面,由于民主素养的欠缺,真正适合岛内社会情况的民主内涵尚未建构完善,在蓝绿两阵营敌我对峙的政治结构下,在野党非理性抗争,执政党施政效率大大降低,这使得在选举压力下,领导人和执政党都有意无意的追求集权体制的优点——方便贯彻领导人意志,追求施政的高效率,最大限度的追逐执政党利益。民进党执政时期陈水扁不就做过集权尝试吗?三方面,由于马英九的政治文化和从政风格与国民党旧文化、老派人物的政治风格差距太大,而施政一年来的情况也揭示着一味执着“宪政体制”,不搞一下集权、不展现一下个人权威,就难以推动政务,白白受人以“二线宅男”、“执政无能”、“懦弱”、“优柔寡断”之讥评,更危及年底县市长选举,进而危及2012年自己竞选连任。所以说,在威权思想尚有其市场的当下,马英九将各方大权握于一手,是客观情势的逼迫,也是建构马氏政治威望的开端。 

  马英九的“党政合一”模式的特点是,有民主过程(包括朝野协商)、有多元权力结构(包括“宪政”下的“五权”分权制衡,也包括在野党的监督制衡),但核心是以集权树威望,将理念、政策、步调归于一尊。

  有了这样的“党政合一”,注重程式正义的马英九才能名正言顺的减少各种牵绊,虽有多元并存的权力结构,但仍可以如臂使指,贯彻自己的施政意志,利用“权力影响力”提高施政效率,体现执政能力。马英九点名要求“立院”尽快通过的“能源三法”中的两个法案,在他宣布竞选党主席的前一天和后几天内,分别获得“立法院”通过,这种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证明了马英九树立“威权”对推动政务还是很有效的。

  当然,这样的“党政合一”模式,也必然影响马英九主政下的两岸交流平台的未来运行。马英九的兼任旨在收回两岸关系发展的党内主导权,摆脱党内其他势力的牵绊,在贯彻自己的两岸政策和互动节奏上展现强势,并为将要展开的两岸经贸架构协定的商谈,乃至未来可能的政治谈判重新搭建对等模式。在“胡马会”时机不成熟之前,海基会、海协会两会制度化沟通机制会加强,而国共平台的层级会降低,以国民党副主席出面代打的情况是可以想见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