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胡适猝死之谜

http://www.CRNTT.com   2011-06-18 10:51:13  


胡适先生
  中评社北京6月16日讯/1962年2月24日上午,“中研院”在台北南港召开第五次院士会,应邀来宾一百多人,胡适主持会议,完成了全部议程。下午五时举行酒会,致辞时,胡适正在大声疾呼的时候,突然把话煞住,急忙接着说:“好了,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大家再喝点酒,再吃点点心吧!谢谢大家。”六点半,客人开始回去,胡适站在刚刚讲话的地方,和一些告辞的人握手,正要转向和谁说话,忽然面色苍白,晃了一晃仰身向后倒下……

  胡适何以猝死?有人说,胡适是不堪李济临门一脚?广东《时代周报》日前登载文章“胡适猝死之谜”:

  “中央研究院”(下称“中研院”)迁到台湾后,胡适有时由美访台,多数时候是为到历史语言研究所(下称“史语所”)读书借书。一次他从美国写信给史语所所长李济,拜托找一小块位于傅斯年图书馆附近的地,他想买下盖几间小房潜心读书,但绝不要所里补贴。以胡适的地位和影响,李济感到此事不得擅作主张,遂报告“中研院”总办事处。院长朱家骅感觉亦复如此,即呈报台湾最高当局。以蒋的性格未必会喜欢胡适,但以其“愿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的宏图,早就有心笼络这位士林领袖,遂下令拨一块地盖一幢小房赠与胡适,经费由蒋自己的稿费中列支。李济未料到事情会弄到这个地步,但也只得听之任之。“瓜田不纳靴,李下不整冠”,以胡适的清望,这件事最先的考虑似欠周详。

“以元老身份颐指气使”

  李济与胡适的关系介乎朋友和熟人之间,相对友善,不甚亲密。当年在大陆,李济和胡适最初的交往是以丁文江为纽带,二人都是丁的朋友。李济是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据他回忆,胡适最初只是对他“所研究的这一行感到有兴趣……常常直接或间接地给予不少的鼓励”,而自己对胡适也“只是单纯的佩服而已”。胡适后来的秘书、史语所当年的事务员王志维谈到,上世纪30年代,胡适特别关切史语所的安阳田野发掘及图书资料建设,曾促成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以下称“中基会”)补助安阳田野工作及考古报告出版的经费。1928年史语所与美国弗利尔艺术馆中断合作后,中基会董事胡适还特地建议把当时基金会在全国唯一的文科讲座教授评授给李济。

  1934年,胡适与李济曾分别担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北平分会的主席和副主席,李济虽未担负实际工作,但在与上海总会宋庆龄等人产生分歧直至决裂问题上,李济仍与胡适大致保持同进退的姿态。他们彼此真正有所了解,则是离开大陆的1948年夏天,他们一起到武汉大学去讲学,共同度过几天朝夕相处的日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