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国民党主席选举 现象与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21-11-03 00:05:11  


 
  在上述时空背景下,一些基层党员及民众开始对台湾的选举政治、国民两党的理念路线进行反思与觉醒。事实上,自1996年直接选举以来,台湾经历了7次直接选举与三次政党轮替,但伴随政治转型而来的不仅不是经济奇迹的再现,而是近20多年来的经济成长的持续减速,以致陷入越来越让人窒息的成长停滞且分化加剧的“闷经济”状态。基层民众反权贵的觉醒浪潮继“太阳花”学潮、“韩流”之后继续发酵。来自基层民众的国民党基层党员,更经历国民党在势力与实力上近20多年来的江河日下,也在无奈与郁闷中暗自反思国民党究竟该何去何从。

  在这种背景与氛围下,如果说那些因不满生存现状而经济觉醒进而开始反权贵的庶民,曾经以为出身不那么权贵、形象堪为“我族”、主张扣人心弦、论述通俗易懂的韩国瑜,可以作为他们的利益代言人而加以支持,进而形成了席卷台湾的“韩流”现象;那么,在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过程中,张亚中教授的相反于民进党“台独”且也有别于其他候选人“独台”的鲜明理念、有助于台湾安全与发展的路线主张,加之铿锵有力的论述、敢于斗争的表现,则暗合了那些忧心“中国国民党”彻底走向“台湾国民党”而最终亡党、焦虑台海和平可能生变将危及身家性命与财产安全,而反思与觉醒中的部分基层党员的心意。这就是继“韩国瑜现象”之后“张亚中现象”得以出现的背景及原因。

  但是,正如台湾民众的觉醒还祇是部分庶民的经济觉醒一样,国民党党员的觉醒也祇局限于部分基层党员的政治觉醒,且更多是安全觉醒。加之,当前的国民党组织运作主要还是权贵把持的派系运作以及相应现实利益的派系捆绑。在这样的党员觉醒程度与党员派系结构下,尽管选举过程中张亚中的民意调查支持度呈现飙升并领先的势头,曾迫使朱立伦阵营为求胜选不惜“抹红”张亚中并操作“弃江保朱”策略,但是,朱立伦还是有惊无险、合符预期地当选国民党主席。

  国民党党员的觉醒以及被张亚中论述的激发,首先体现为先前不被看好但异军突起的政治素人“张亚中现象”的出现,包括张亚中教授获得了仅次于朱立伦、远高于江启臣的得票数与得票率。其次,体现为张亚中的得票数(60632票)与得票率(32.59%)也远高于2017年理念与路线相近的洪秀柱的得票数(53063票)与得票率(19.20%)。再次,体现为朱立伦的得票数(85164票)与得票率(45.78%)不仅并未过半,而且相较于2015年当选得票率(99.61%)跌落过半, 也低于2017年吴敦义的当选得票数(144408票)及得票率(52.24%),更低于2020年江启臣当选得票率68.8%(得票数仅略高于2020年江启臣的84860票)。此外,也体现为此次党主席选举中党员投票意愿的开始提升。此次党主席选举总选举人数(370711人)、投票率(50.71%,投票数187999票,有效票186018票,无效票1980票),虽然低于2017年主席选举的总选举人数(476196人)及投票率(58.05%),但高于2020年主席补选的总选举人数(345971人)及投票率(35.9%)。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