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香港由治及兴关键破与立

http://www.CRNTT.com   2022-09-03 00:03:39  


 
  有些利益团体为了自己的“小圈子”利益根本无视公众利益。例如香港医务界在引进境外医生的资格问题上,有关人士刻意强调英文教学对医生资格的“关键”作用,却忘记回答两个更为“关键”的问题:第一,医生治病救人靠的是医术,还是靠英文?或者说能说英文口语就意味着医术高深?第二,从需求看,港人患者是以说中文的为主还是以英文为主?绝大多数患者是否需要英文讲解病情?香港的国际化是需要的,但是不能将英文作为专业资格认定的“第一要件”,如果这些人真的是从患者的角度考虑,就不会说出这种无视患者需求的无理辩解。还有,同样同质的煤气炉,在内地的售价不到一千元,但是香港相关公司通过排他性的“专业”垄断如贴标,就可以瞬间将价格提升到约三千元,直接加重大量香港民众的生活负担。而在香港,各种通过“合法”的规定排斥竞争、维系垄断的行业很多。但是保持一定的专业水平原本就是行业服务的基本资格,把基本资格变成了排他性的行业垄断,就蚕食了民众的利益。

  很明显,“利益固化藩篱”导致人才引进的阻碍和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对香港社会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部分既得利益者的“高度自保”而长期拖延实现“全民退保”,就无法达致“老有所养”的社会公平,也无法实现习主席说的港人盼望“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年纪大了得到的照顾更好一些”的发展目标。而香港社会如果不能“破”除这种“利益藩篱”,就不能形成向上流动的竞争格局,不仅会失去发展活力,更会造成社会的积怨与焦虑,也就谈不上“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因此,“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是必须的,如何“立”,则是未来特区政府的努力方向。

  四、从原则宣示到关键领域指导的重大转变

  习主席在《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了三个“破”的方向,要求“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要务实有为、不负人民,把全社会特别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为施政的最大追求,拿出更果敢的魄力、更有效的举措破难而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但是如何实现“立”,则留给特区政府设计与落实。这种“破”与“立”的关系是非常精妙的,既彰显了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也尊重了香港特区的“高度自治”。这种宏观指导与具体落实的关系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常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