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智库:中美博弈的经济学逻辑

http://www.CRNTT.com   2023-01-27 00:04:22  


 
  加产业衰落的事实已无法扭转,然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对于加薄弱的产业环境以及市场标准,离开美,恐难以独行,其产学研机制也有很多空白之处。美国人传统上就对加拿大有一种歧视心态,美国政客普遍希望加拿大能够以美《芯片与科学法案》作为榜样,紧跟步伐。其实,随着北约在ICT领域和数字经济领域的深入协调,加已在实质上被美政策所“绑架”。未来大西洋两岸对华为的路数,一定程度上将以美不断祭出的法案作为“晴雨表”。

  三、中美核心利益的对抗——从技术之争到主权之争

  台湾是中美之间可能发生直接冲突的风险点。中国大陆与台湾当局在统一的可取性和方法问题上持续存在分歧,以及中美之间竞争的加剧正在给三方关系带来压力。如果美国要在防止两岸武力升级方面保持建设性作用,就需要实施符合美国利益的措施阻止两岸统一的战略。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要防止事态升级。2022 年美国国防战略中,纳入“综合威慑”概念,该概念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加强:首先,重申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其次,投资于适合西太平洋地理且适应中国的系统战军事概念的常规能力。最后,明确表明台海发生战争的经济和政治后果,减少美国国内面对中国货物禁运和网络攻击的脆弱性,提升轫性。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地区影响力因影响了中美力量对比而间接改变了地缘政治格局。中国在国际政治中日益增长的作用与美国对此保持警惕之间产生了分歧,世界上没有一个地区能够在中美竞争中幸免或孤立。然而,这些动态在东亚本身出现的速度和危险性尤其明显,特别是在台湾问题方面。中国希望扩大影响力,美国希望维持自己的影响力,再加上台湾的历史、国际地位和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使得台湾易于产生冲突的问题。

  对台海危机的话题热度随局势升温而跌宕起伏,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的冲突有减弱的态势。美方通过了《2022年台湾政策法案》,欧洲部分国家也有官方背景人物访台或支持台湾当局。

  事实上,2022年世界上几乎一半的集装箱船通过台湾海峡,尤其是最大的集装箱船。此外,每天有 100 万桶石油由油轮运送通过台海。伴随俄乌冲突,台海问题也重新成为国际辩论的中心议题。在此背景下,美国的战略模糊——即故意模糊台湾地位的做法——也受到质疑。

  2022年的秋天是中美两国彼此国内政治的重要时刻,也是双边关系的重要时刻,台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成为中美竞争的头等问题。佩洛西窜访台湾不只是为了短暂的合影机会,随后又有三个美国代表团窜访台湾,这绝非偶然,背后具有连贯的美国内政治逻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