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海论十年回眸:两岸民众在这里“谈情说爱”

http://www.CRNTT.com   2018-05-31 00:18:29  


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宣布,厦门与金门“小三通”夜航定期航班正式开通。
 
  第二届海峡论坛·两岸交流跃上新台阶

  “水灾使大陆多个省份损失惨重,我们感到很心痛”。2010年入夏以来,大陆多个省份遭遇暴雨洪水灾害,引起前来参加第二届海峡论坛台胞们的关注,他们纷纷表示,对大陆同胞受灾感同身受,希望能伸出援助之手。台商协会组织通过他们的方式向闽北的暴雨洪水灾区的同胞表示慰问,还有台湾妇女代表团向遭受重大损失的三明市同胞捐款,表达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厚意。这些点点滴滴更添第二届海峡论坛的温情。

  此次论坛着力服务民生、多办实事。论坛期间,国务院批准在厦门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先行试验一些金融领域重大改革措施。一方面推动基层乡镇对接,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开辟更大空间。台湾101个乡镇、500多名乡镇市民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与福建107个乡镇签订了117项交流合作协议,内容从农渔业种养到农产品加工生产,从乡村旅游到工商贸易,从文化名镇名村到特色资源保护开发,从人员往来到项目合作。另外,两岸相关界别达成一批新的交流合作规划,文化产业对接是本届海峡论坛的一项成果,海峡27城市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共签约41个项目;两岸影视制作业峰会47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贾庆林在本届论坛大会上提出,“两岸交流,没有党派之分,没有地域之别,应当遍及城市和乡村,深入到县市、乡镇、学校和社区,深入到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和少数民族等各个界别之中。”同时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两岸民间交流拓展了新领域,开辟了新渠道,构建了新平台,创造了新形势,推动两岸民间交流跃上新台阶。

  第三届海峡论坛·为两岸草根架起“心桥”

  作为两岸每年最大规模的交流活动,海峡论坛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草根性——第三届海峡论坛的参与者90%来自基层,来自中南部的约占70%,多数民众是第一次来参加海峡论坛,其中不少还是第一次来大陆,论坛关注的议题也以民生为重。

  “没到过夜市,就不算到过台湾。”美味的垦丁山猪肉香肠、台北的大肠包小肠、六合夜市的无骨鸡脚冻……台湾特色庙会是此次海峡论坛的一大亮点,台湾商家直接把台湾夜市“复制”到厦门,庙会也荟萃了台湾10个县市的夜市美食,展示台湾13个县市的名品特产,近200种台湾特色小吃及近千种特色产品。

  相较前两年,第三届海峡论坛更强调“聚焦基层,共享成果”,致力于为两岸草根架起一座通“心”的桥梁,吸引逾万名台湾同胞参与,一系列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的新政策、新举措陆续出台,一场接一场紧扣民风民俗和乡情乡谊的主题活动异彩纷呈……从鹭岛厦门到整个八闽大地,亲情友情互叙,欢声笑语不断。因此本届论坛也被誉为两岸“草根”嘉年华,不断聚集起两岸“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的民意力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