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两岸和平发展的现实难题

http://www.CRNTT.com   2023-07-21 00:00:49  


 
  2.一个中国何时能回来?

  1998年汪辜会晤时,辜振甫先生曾真诚地表示:“心中没有一个中国,就不可能谈统一。”汪道涵会长在谈到如何评价辜振甫董事长时曾这样说:“对一个人的评价不是那么几句话就行的,历史总会作出很客观的评价。但是他努力于形成一个中国,这一点我们是认可的。”⑤民进党两度上台执政后,背弃一个中国原则,大肆进行“台独”活动,在分裂道路上越走越远,台海局势日趋紧绷,兵凶战危。值得关注的是,以马英九登陆为标志,一个中国开始回来了,已经在路上了。马的登陆是一个中国回来的起点,其重要标志是马在大陆时的一系列两岸表述,包括“九二共识”、中国人与振兴中华。尽管马对“九二共识”内涵的理解与大陆不尽相同,但这是继连战之后台湾政治人物对于台湾前途走向的一个十分清晰的表达。

  3.两岸对话路在何方?

  马英九2023年4月28日在希腊第8届德尔菲经济论坛上指出,台湾应该主动与北京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对话,特别是就避免台海战争的方法与途径进行对话。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也非常关注在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战争,两岸之间能否有一个和平倡议。谁能担任民进党当局的两岸传话人?谁愿意担任民进党当局的两岸传话人?谁又能让大陆相信民进党当局的两岸传话人?民进党会接受“九二共识”吗?会废除“台独党纲”吗?答案是当然不会,这显然是民共之间启动对话的死结。只要民进党在台湾执政,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可能性就几乎不存在。

  2005年12月汪道涵先生逝世时,民进党曾发布新闻稿,肯定汪道涵与海基会一起努力,“将两岸关系导入更有建设性的走向”,为维持台海和平稳定尽心尽力,为两岸人民福祉做出许多重要贡献。⑥但在海基会日前举办的“纪念辜汪会谈30周年-回顾与前瞻”座谈会上,与会者都很有默契地不提当年汪辜会谈得以成功举办的“九二共识”基础,李大维对此表示,与其争辩一些名词的意义,不如考虑如何往前走才更重要。问题是如果没有“九二共识”,台湾的出路在何处?方向在哪里?如何向前走?民进党当局应该如何回答海基会的这张问卷呢?

  三、美在两岸对话协商中的角色转变

  外部势力的介入与干涉,始终是中国完全统一的重要障碍。美国在台协会前理事主席卜睿哲亦认为,自从两岸争端开始以来,美国一直处于中心位置,⑦但他并不会认为美国因素是两岸对话的障碍。

  从1993年的汪辜会谈看,美对此虽有疑虑,认为国民党对会谈结果太过乐观,但也希望两岸透过建设性的对话来降低紧张局势,维持台海和平,因而没有做出太多的阻挠。对于1998年上海汪辜会晤所达成的成果,美国务院则表示欢迎两岸取得积极性发展,声称“美国政府一直对双方的交流与对话持鼓励态度”。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