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美国在台协会与对台“公共外交”

http://www.CRNTT.com   2023-08-06 00:29:47  


 
  从“美国在台协会”对台“公共外交”的实施效果来看,传统的公共外交的方式如鼓励台湾学生留学美国,推动台湾地区高校师生和精英领袖访问美国的公共外交计划已经实施多年且富有“成效”,而新形势下拓展的“美国资料中心”和社交媒体等正在逐渐发挥其潜在影响。

  第一,致使台湾当局及社会产生“美国情结”。中美建交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美国在台协会”强化了对台湾社会民众的活动,美国的国际形象在台湾社会民众中影响较大进而形成舆论和政策影响力。据2009年 12月台湾《远见杂志》的民调显示,高达46.1%的台湾民众信任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甚至高于马英九(38.6%)和蔡英文(35.4%),同时52.3%的台湾民众认为美国能维护台湾的整体利益。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没有一个台湾领导人敢执行“疏美远美”的政策。从“美国在台协会”实施对台“公共外交”对台湾社会精英的影响来看,由于美国长期以来对台湾地区民众尤其是青年学生赴美接受教育、培训、访学格外重视,大量台湾学子、教师将美国视为留学深造的首选,由此在台湾社会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留美专业人士群体。这些专业人士返台之后很多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进而在各自领域影响台湾社会。就台湾政界而言,包括台湾地区前后领导人李登辉、马英九及蔡英文、台当局重要机构主要成员均留学美国或者在美国长期工作居住,都有一定的“美国情结”。〔19〕

  第二,对台湾内部事务产生重要影响。数十年来,“美国在台协会”不仅处理美台之间的事务,还对台湾内部的事务产生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台协会”与台湾当局官员不断通过密切接触的方式介入台湾事务。1994 年10月,美国国会准备将美台高级别官员互访写入立法法案,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移民及国籍技术修正案》,其中相关条款规定:美国允许台湾当局高级官员访美。该修正案一经公布,“美国在台协会”驻台北办事处处长伯纳德·贝霖就与李登辉进行了会晤。1994年10月20日,“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白乐崎首次在台“外交部”与台“外交部长”钱复会面。〔20〕与此同时,美国通过影响岛内舆论,为政治人物拉抬声势,例如2012年台湾“大选”时,美国为拉抬马英九选情,先后派遣两位部长级官员访台,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公开质疑蔡英文的“台湾共识”,“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公开支持马英九连任,一批美国学者纷纷表示“马英九连任会让美国感到放心”。除此,美国甚至以美台信任关系胁迫台当局按其意志行事。例如1997年7月李登辉发表“两国论”后,美国为防止两岸关系紧张、巩固“台湾不独立,大陆不动武”的局面,时任“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会主席卜睿哲明确提出“鼓励北京和台北迅速恢复两岸建设性和实质性对话”,直接促成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访问大陆。〔21〕简言之,美国对台湾地区的影响力已经渗透进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AIT台北办事处处长身负美国政府重托,全权处理与台湾当局关系。台湾岛内发生重大政情变动时,拥有重量级发言权的他们无不全力发挥影响,甚至直接干预台湾岛内政治,以维护美国的切身利益。”〔22〕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