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周雷:从亚细安峰会看中国亚洲战略

http://www.CRNTT.com   2014-11-18 11:02:34  


李克强在缅甸亚细安10+3峰会
  中评社北京11月18日讯/在缅甸召开的亚细安10+3峰会,是多重力量寻求平衡和制衡战略的角逐之地,其中涉及美国重返亚洲再平衡战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日本新制衡主义战略、印度海洋战略、亚细安多国卷入的南中国海争端等。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缅甸发布了《关于深化两国全面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在明确许多传统“胞波”(缅甸语中形容兄弟关系的官方提法)修辞。相比较中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三驾马车的规则外交国际修辞,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缅甸的行程完全是政治化、意识形态和民主推广式的。他不仅选择与翁山淑枝高调会面,同时还对缅甸孟加拉交界的穆斯林人口、缅甸政治反对派、缅甸未来的民主化道路等核心政治议题发表评论。

  这暗示了缅甸问题在未来的分野:一个基于相似政治背景的中缅旧秩序和孟中印缅机制;一个多国介入,美、中、日、印、韩联合博弈的后独裁民主化浪潮新秩序。这势必引发中国在东南亚整体战略的现实挑战。

  针对变化微妙但影响至深至巨的“缅甸转身”,中国不得不在东北亚因为朝鲜,在东南亚因为南中国海和缅甸,同时面临两个国际关系“风暴眼”。以中国在缅甸的利益布局、政经存在和文化交融格局,中国在三个方面将面临重大挑战。

  首先是中缅的经济互动模式,将从传统的中缅国家主导的“托拉斯”模式,转变为多国介入的“缅底抽薪”态势;中国在缅甸的经济投资,几乎与其他海外投资一样,属于文化空心和话语弱势型。中国的对外投资企业长期不注重自身非经济因素的文化智投,基本上依靠成本优势、工程体量、运行速度等惯有优势,缺乏对海外特殊性的考察和把握能力。

  面对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等,在宗教、文化、政治形态相对传统的区域,中国的对外投资并没有针对这些国家的特殊文化、政治、经济议程,形成独特的投资方案和文化互动方案;仍然是通过套路的基础设施、能源、矿业、旅游地产、物品贸易等方式进行。这在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城市化、生态退化、宗教世俗化、族群利益纷争等问题。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