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谈谈“香港化”

http://www.CRNTT.com   2015-03-17 09:43:10  


  中评社北京3月17日讯/近日,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梁振英表示,在两会期间与中央商讨适当收紧自由行政策,控制内地旅客增长。在此之前,因不满大陆水货客影响香港民生,数百香港市民发起“光复屯门”的游行活动,期间与大陆游客对骂,并演变成警民冲突。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对该现象提出了独到见解,他认为,本地居民的阶层不流动在香港作为中心城市,源源不断的吸引外地的“高帅富”来港,外来人才携比本地人更勤劳的态度、更有优势的财富和相对优秀的才华,造成外来者居上的现象。再加上CEPA启动以来,外来游客渐多,外地人挤占香港的购物、生活的空间、抬升了他们的生活成本,这必然会出现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游客之间的冲突。

  陆港(指内地与香港,以下同)两地在“自由行”对香港的影响上的看法,也出现较大的分歧。内地有人认为,自由行是香港在2003年以来经济繁荣的重要助力,没有自由行,香港的经济增长、就业、居民收入都会有很大的滑落。而香港则有观点反驳,自由行可能对经济增长有贡献,但对普通居民的收入增长是微乎其微,对正常生活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

  本文不想就陆港冲突、自由行的利弊等具体问题展开讨论,而是想谈一谈香港的经济结构,这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上述问题。

  香港经济以“自由”着称,其奉行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政府对经济运行施行自由放任政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视香港为自由放任经济典范,其一生中多次把香港作为自由放任经济体的代表。

  香港的商业规制政策精简、政府廉洁高效且有高透明度、法制健全、产权保护良好、简单低税制及货币稳定等因素,加上香港拥有劳动力素质较高,大部分经济学家均认为香港是市场经济中的佼佼者。

  香港的另一面则是其出色的经济表现,香港的人均GDP高达37,955美元(国际汇率,2013年),与日本相当,是中国大陆的5倍多,是美国的7成。从人类发展指数来衡量,香港居全球第15名,是极高人类发展指数。从预期寿命来看,居世界第4名,仅比第一名日本少0.8年。自196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赢得“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声誉后,香港经济体在大中华地区的地位一直举足轻重,1993年,香港境内GDP高达中国内地全境的四分之一。弗里德曼认为香港的成功更多是因为更多依靠私有企业和自由市场。

  香港无疑是光鲜靓丽的,但现在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觉得香港很好。近些年香港呈现的诸多现象越来越撕裂香港社会,不仅造成陆港冲突,也是占中、要求真普选的时代背景。这些现象及趋势,我将其命名为“香港化”,香港化不仅仅是香港一城一地的现象,内地的北京、上海等地也渐次呈现香港化的很多特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