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纽约飞鸿:看到基辛格 地缘政治三人行之一

http://www.CRNTT.com   2015-12-18 00:23:11  


亨廷顿
 
  布热津斯基则是另一个故事。他1928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其父为波兰驻加拿大蒙特利尔总领事,二战前夕的1938年,他全家移居加拿大。布热津斯基1949年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然后于1950年入读于哈佛大学,3年后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此后,他一直两栖于校园和政坛,成为一代大师。

  这3人虽然在相近的时期内先后毕业于哈佛并留校任教,也大抵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研究天下大势,并各有辉煌的建树,但彼此之间仍有相当大的区别。若以围棋术语论,基辛格强调均势理论,博弈中讲求外势;布热津斯基不论是苏联时期还是后冷战阶段,都力主北约东扩,一步一子逼死俄罗斯,图实利者也;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简直就是围棋中的宇宙流!

  这3人中,对两岸三地的华人,自然基辛格名声最响,直可谓如雷贯耳。而就基辛格自己而言,纵横美国政坛、把玩国际政治数十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最为得意且足以垂范后世的,当为70年代初打开封冻了数十年的中国大门,促进中美恢复邦交的外交穿梭。也正因为如此,即使基辛格离开政坛,他对中美关系依然念念不忘,除了开咨询公司处理中美商务赚大钱,还参加各种中美民间外交活动直至今日而不休。2011年出版的巨著《论中国》更获得美国朝野的一致关注,堪称美国数十年来关于中国当代政治历史的最权威著作。

  基辛格主掌美国外交事务时期,正是美苏两国对峙得最激烈阶段。他当初力主恢复中美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扭转美国在全球对抗中的不利情势,拉拢中国共同打击苏联。此举果然奏效,并埋下了后来苏联一步步走向崩溃的伏笔。

  冷战结束后,不像美国许多国际事务战略家和学者以意识形态至上的二元论看待中国,立马对中国翻脸,甚至主张围堵遏制中国;基辛格一直力主中美关系要从文化上互相理解,并且在国家基础上“共同进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