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月刊:分裂势力塑造台湾版想象的共同体

http://www.CRNTT.com   2024-01-02 00:03:12  


 
  到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但面对台湾社会认同的变迁,国民党马英九政权不敢大刀阔斧拨乱反正。2016年,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再次上台执政,导致时至今日,台湾民众的国家民族认同状况恶化态势持续蔓延、固化、深化。台湾相当一部分群体对大陆认知,沿着“家人”—“友人”—“敌人”的路径加速蜕变。当前,两岸政治严重对立、国际干涉日益猖獗、战争冲突风险陡升,民进党当局与美西勾连配合,利用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的 “大气候”,以及大陆对台战略反制行动、香港“一国两制”新情况等“小气候”,交替运用三种“民族主义”模式手段,塑造台湾民众共同的“苦难感”“压力感”“抗战感”,裂解两岸认同,推动台湾“独立民族国家”意识和认知脱胎换骨式塑造。相关策略手法归纳如下:

  1.把“中国统一”重新定性为“侵略扩张”,重塑台湾民众敌我友、内与外关系认知。他们宣称,整部古今世界历史就是一部帝国争霸史。二战中,共产主义苏联帝国结合西方英美自由主义帝国,打败德日法西斯帝国。战后则进入共产帝国与欧美“民主帝国”的对抗格局。第一波是美苏对抗,第二波是美中对抗。“简单说其(中国大陆)终极目标就是要击败美国,取而代之成为世界的新霸主。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近期最重要课题。”他们污蔑中国传统国家民族认同和两岸统一主张为“中华民族主义”,捏造中国“帝国国家民族形象”;演绎美西方反华的“国强必霸”“修正主义”“改变现状”逻辑,捏造“解决台湾问题=侵略扩张”“反独促统=民族压迫”谬论,大陆被定位为“侵略者”,台湾为“被侵略者”;鼓吹台湾“不分省籍一命、团结御敌”,激发“台湾命运共同体”意识,进而激发“新民族”的“觉悟”。“台独”联盟主席黄朝堂妄称:清廷甲午割台后“台湾民主国”所开启的“台湾攻防战”,“正是台湾人意识形成的起点”;蔡英文、赖清德持续攻击大陆为“侵略者”,激发“同仇敌忾”。在台美联合鼓噪下,越来越多台民众把大陆视作“外敌”,把统一视为“非正义”,干涉势力反成“靠山”,“挟洋拒统谋独”变成“政治正确”。对大陆的情感认知,从“一家亲”向“两家仇”、相向而行向形同陌路、血浓于水向水火不容急遽蜕变。

  在此认知下,推进统一成为“非正义”一方,挟洋拒统谋“独”成为“政治正确”,大陆被污蔑为台湾民众的对立面和死敌,外部干涉势力成为朋友和靠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尽管每个民族内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平等及剥削,民族总是被想象成一个深刻的、平等的同志情谊。最终,正是这种友爱关系在过去两个世纪中驱使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甘愿为‘民族’去屠杀或从容赴死。”(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于散布》 吴睿人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8月第1版P7)民进党和“台独”分裂势力这种认知塑造,其深远危害极其严重,可谓其心可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