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集体“爽约” 三公经费公开又成挤牙膏

  中评社北京7月11日电/尽管既有国务院的三令五申,又有民众的翘首期待,中央部门公布“三公经费”还是遭到了大多数中央部门的“软抵抗”,截至7月8日,公开“三公经费”情况的中央单位仅有科技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5家,而且,往往是“清水衙门”率先公开“三公”支出,那些“富裕”的部门则要观察风向,避免一上来就成为众矢之的。让“三公”经费公开实至名归,最重要的是强化行政问责,对那 …【详细】

查看往期舆论参考 >>

“三公数字”:没打扮,怎见人?

  8日,财政部公布2011年中央单位的“三公经费”财政预算为94.28亿元。与去年的支出相比,今年的“三公经费”预算减少4200万元。教育部公布今年预算,未降反涨。尚有多个部门未公布今年三公预算。(据7月9日《京华时报》)   这年代,公开是个风险很大的工程,与其露出诸多马脚,不如装聋作哑。其实按照国务院制定的时间表,中央部门应于今年6月公开“三公”经费情况。除率先公开的科技部外,中国工程 …【详细】

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为何遮遮掩掩

  “三公”经费公开拖拖拉拉、遮遮掩掩,现在看来,首先是对公开的时间缺乏问责等硬性约束机制。应对各部门的拖延战术,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制定明确的细节公开的标准。   “三公”经费的公开是问题,如何公开更是关键。   国务院三令五申,中央部门要把“三公”经费在6月份向社会公开。遗憾的是到昨日为止,除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绝大多数中央单位还没有主动公开自己的“三公”经费。 …【详细】

谁在害怕三公费用公开

  距离国务院要求公开“三公”费用的时限已经过去了一周,目前98个中央部门里除了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之外,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农业部等在内的绝大多数部门并未按要求行动。   不过,这些部门虽然都属响应慢半拍的主儿,对于“公开”这点事儿的态度却大有不同。   在5月初接到一位律师提交的要求公开“三公”26项数据的申请后,某部门的回覆连用了三个“非常”来感性地“体谅” …【详细】

文物局晒三公有点逼宫的味道

  继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发布三公消费数据后,7月7日,国家文物局也在其网站公开“三公经费”。   我注意到,就在7月6日,温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上,再次强调,对“三公经费”支出等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内容要公开得更详细。而从国家文物局公开的“三公经费”来看,还是透出几点让人疑惑的信息。一是在中央反覆重申大幅减缩“三公经费”的大背景之下,缘何国家文物局今年却不减反增,难道是得到某种默许?其二 …【详细】

“百万公务接待费”的未竟之问

  7月9日,国家文物局针对“今年公务接待费预算较去年决算增加100余万”质疑做出回应称,主要是因为有7个与中国签署文化交流协议的国家,因受各种因素影响,未能如期派出政府代表团访华,造成当年公务接待费支出相应减少。(7月10日《京华时报》)   国家文物局的上述回应,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 “公务接待费预算较去年决算增加100余万”的质疑。原来,今年的接待费并不是无缘无故增加,而主要是去年接 …【详细】

警惕“三公数字”里的加减法

  针对今年公务接待费财政拨款预算增加百万一事,国家文物局固然可以称,7个“朋友”因故未来,造成去年的预算没有花出去。可疑问依然存在:一者,去年的“朋友”没来,今年预算内的朋友为什么就一定“一个也不会少”?二者,7个“朋友”没来走动,就省下了100多万人民币,这个标准究竟是低还是高?      按文物局的说法,2010年国家文物局公务接待费预算为152.87万元,今年这项费用的财政预算为151 …【详细】

“三公经费”公开标准应尽快明确

  尽管既有国务院的三令五申,又有民众的翘首期待,中央部门公布“三公经费”仍然好像如“挤牙膏”一般,一是公布的部门还很有限,二是已公开的信息还不够详细。   “三公经费”应当尽快公开,这已不需要再讨价还价,在一些部门已经陆续公开的情况下,现在更值得探讨的应是“怎样公开”。   对于那些拖后公开的部门,公众无疑会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因为越是靠后公开的部门,就越有时间去汲取其他部门的经验和 …【详细】

集体“爽约”,“令”不敌众?

  针对备受瞩目的三公经费,国务院曾三令五申要求中央部门压缩预算,并明令要求中央各部门务必于今年6月将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   但是,执行情况并不如人意,除科技部之外,其他部门均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的相关情况。即便是科技部,也仅公布了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2010年的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到目前也尚未公布。   中央各部门的集体“爽约”,让三公经费公布问题又蒙上 …【详细】

中央部门公开三公消费多爽约的弦外之音

  去年三公经费实际支出489.18万元,今年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162.62万,比去年实际支出缩减超过三成。昨天,中国工程院发布去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据和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成为继科技部之后又一个响应国务院号召晒三公经费账本的中央部门。其所公布的去年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据,则是中央部门第一份曝光的三公经费决算数据。(7月7日京华时报)   中央部委公开三公经费,不再科技部一枝独秀,中国工程院 …【详细】

三公经费支出,拖延公开比浪费更可怕

  2011年3月,国务院要求国务院直属的中央部门在6月底将“三公”经费支出项目完全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但截至6月30日,仅有科技部一家公布“三公”经费支出。截至7月8日,公开“三公经费”情况的中央单位仅有科技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5家。(7月9日京华时报)。   《管子 立政》就有“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国 …【详细】

问责压力不足 “三公”爽约不足为奇

  国务院要求公开三公消费,始料未及的是,大部分中央部门爽约。于此,一方面可以看出,三公经费公开之路、预算透明的艰难;也从侧面印证了,三公经费确实如公众所感觉到的那样,可能涉及金额实在较大,很多部委“无脸”公开。   作为最为重要的政府信息之一,三公经费理当公开。然而,为何一直裹足不前?   原因之一,连中央部委对于信息公开,都以面临压力和准备不足为借口,不太愿意面对,更遑论公开三公经 …【详细】

“三公”经费公开不给力,不要让爽约者偷着乐

  “三公消费”应该管得住,必须管得住——这是今年两会前温家宝总理对网友的郑重承诺。为此,国务院顺应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和期盼,开出了公开“三公经费”时间表,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中央“用公开来促公正,用透明来促廉明”的决心。但此举却遭到了大多数中央部门的“软抵抗”,推三阻四者有之,拖拖拉拉者有之,遮遮掩掩者也有之。而按时最先公布的,亦多是“清水衙门”。      细心的人们注意到,即便是已经亮出 …【详细】

谁来问责“三公”经费不公开

  实际上,国务院之所以要求中央部门先行公开,显然是出于“一步一步来”的考虑,让中央部门带个好头,然后要求地方政府部门跟进。如果公开三公经费的第一步都迈不出去,没有“上行”何以“下效”,所谓遏制三公消费、打造廉洁政府,将从何谈起?   这么多年来,三公消费问题为舆论质疑最久,为坊间议论最多,为民众腹诽最甚。实际上,公开三公经费的意义是双重的:既在于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遏制三公消费,也在 …【详细】

公款吃喝费不减反而暴增需要一个解释

  7日,国家文物局晒“三公”经费:2010年公务接待费是48.32万元;今年该费用为151.85万元,增加两倍多。教育部也在8日公布了“三公经费”情况。教育部2010年“三公经费”为2496.12万元,而2011年为2509.6万元,比前者高出13.48万元。至此晒“三公”经费的中央单位已达5家。(7月9日《京华时报》)   这5家国家部门敢在自己的门户网上晒近两年的“三公”预算总额,这当 …【详细】

“三公”超支,更需细问

  这几天,各部委“三公经费”陆续公布了5家。媒体报道,2011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为94.28亿元,比去年压缩4200万元。而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为2509.6万元,比2010年2496.12万元高出13.48万元。   虽然13万可能只是多买一部公车的钱,但是让公众还是颇感诧异。因为,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 …【详细】

让更多“三公消费”接受公众挑剔

  随着国家文物局、中科院、教育部等一些中央部门开始公布三公消费情况,公众也从中挑出一些问题。比如,国家文物局今年接待费的财政预算比去年实际支付高了100余万元,两倍多的增幅令人很难接受;中科院“三公预算”今年预算高达两亿多,公众质疑其接待费过高,去年仅公车消费就超过七千万元。(7月10日《京华时报》)   本来,按照国务院画出的时间表,中央部门在6月就应公开“三公消费”情况。时间已经过去十 …【详细】

 往期回顾

更多 >>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