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

中评观察:香港“走塑” 市民困惑需应对

2024-05-04 00:38:29
(特区政府制图)
  中评社香港5月4日电(记者 卢哲)香港管制即弃塑胶新法例4月22日开始实施,食肆、零售店和酒店宾馆销售或供应即弃胶餐具和其他塑胶产品将受到管制。当日起,所有发泡胶及即弃塑胶餐具堂食全面禁止供应,亦不能销售;而外卖同样禁止使用发泡胶餐具、胶饮管、胶刀叉、胶匙、胶碟等,但胶杯、胶杯盖、胶碗、胶盒仍然可以使用,商户亦可以继续售卖。酒店则禁止免费提供洗漱梳妆用品,如胶柄牙刷、塑胶包装牙膏、浴帽等。笔者观察,政策实施一周以来,香港社会在整体接受环保理念的大前提下,正努力对“环保”的新生活方式进行摸索和适应。笔者认为,政府有需要加快做好配套并发布更清晰的指引,在“以民为本”的基础上引导香港社会走向环保新阶段。

  这个被香港社会简称为“走塑”的新政策从4月22日开始实施,有六个月的适应期。环保署表示,会采取循序渐进的执行模式,让业界慢慢顺利过渡。笔者观察,“走塑”一星期以来,香港社会对政策讨论热烈,但焦点并非对政策的支持与否,而是在具体操作和实际应用中遇上困惑。

  例如,“走塑”政策实施后,从不少媒体报导及社交媒体讨论区可以看到,有市民用纸质的汤匙吃糯米鸡,一舀就软塌;装带汤汁食物的外卖盒纸碗盖会溶化。有日式连锁超市将透明寿司盒改为用密实纸盒,顾客无法看到盒内的食物,被网民揶揄“寿司盲盒”。近期香港连日暴雨,因商场一改往日习惯、不再派发雨伞袋,而雨伞除水器又未普及,不少顾客雨伞滴水进入商场,清洁人员擦地不及,令市民讨论担忧增加滑倒受伤的风险。

  “走塑”后的非塑胶即弃餐具替代品质量也成为“城中热点”。环境保护署成立的“绿色餐具平台”4月25日召开展示会,邀请4间餐具供应商展示使用环保餐具。大部分示范餐具都可正常使用,但有供应商在示范用竹刀叉切牛扒肉时,竹叉“1分钟内断2次”,直到使用第三支竹叉才能顺利完成切肉,被网友笑称“公关灾难”。也有餐厅受访表示,已转用可降解的粟米淀粉环保餐盒,但装鱼类等大件食物则仍需使用塑胶餐盒,因为量较大的塑胶餐盒现时仍未有合适的代替品。

  笔者观察,一方面,社会对于替代品的使用感受不算非常满意,例如用纸质吸管无法刺穿杯装饮品的胶膜;纸质餐具在热饮及汤水中变形;木餐具无法承重切肉等等。这体现环保餐具仍处于起步阶段,政策比配套“走更前”,配套尚未跟上需求。

  另一方面市民对于替代品的安全性仍然有疑虑。例如,纸质或其他材质餐具,是否有完善的耐热性标准,是否会遇热、遇液体融化变形过程中释放某些物质?正如有受访者对香港报章所言,“毕竟塑料的标示较为明确,但对替代品的性质就并无瞭解。”就最近网上掀起一些有关环保餐具卫生安全问题的讨论,一般人难分辨真假,包括纸质及木质餐具的霉变问题、环保餐具表层是否添加不健康化学物质等等,当局必须高度重视,适时进行澄清应对。

  第二,社会对“走塑”执行主体的定义,也有些不明所以。“走塑”第一星期,坊间的讨论包括:超市及美食广场出售的食物是否等同外卖、是否可使用胶制餐具?商场内的美食广场在顾客购买食物后,若顾客坐在商场提供的枱椅进食,究竟是视为外卖还是堂食?到底应该用胶盒还是用纸盒?官方由食环署到环境及生态局皆有不同说法,令人愈听愈糊涂。难怪有议员直言,不如相关部门召开记者会统一解惑。

  第三,首阶段“走塑”新法例下,不少餐厅改为在外卖的时候把餐盒和塑料袋分别收费;酒店不能免费提供胶柄牙刷、胶梳、胶樽装水等用品,有酒店至今仍未找齐替代品,需要收费提供。这些“有形的”消费增加,又令消费者直观感受是“走塑就是多收钱”。

  笔者认为,“走塑”议题在香港社会讨论多年,市民基本上都瞭解塑胶垃圾不易降解,对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有害,香港社会总体在认知及理念上是支持环保及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对于减少使用即弃塑胶已经达成共识。但在改变社会习惯的初期,市民需要清晰的指引、尽量多元且不过于增加成本的替代品作为支持。

  港府及相关机构可在商业配套上多下功夫,多与供应商沟通,找寻更多适合本港商户的绿色餐具应市。同时,港府要主动出手打通各环节,串联不同持份者,确保配套工作完善,提升消费者体验。

  指引方面,政府要做好政策解说,澄清误解。其中的关键是政府各部门统一政策理解,港府宜统一发放讯息,以便民便商为大原则,以务实及安全作为主要考量,切忌不同机构部门各说各话,让社会无所适从而对政策产生排斥心理。

  另一方面,市民愿意为环保改变生活习惯,但环保一定不可牺牲市民健康。正如社会不少声音所呼吁,港府不能轻视网上有关环保餐具卫生安全的讨论,一方面要加大正确信息的宣传,消除市民顾虑;另一方面更应加强筛选、监测及规管,从环保餐具的生产到选用,都应有专业、科学、严格的监管办法,过程需公开透明,并且制订具有法律后果的违规惩罚机制,并公之于众,让社会放心。

  笔者认为,环保不应成为商家和消费者“增加成本”的矛盾点,环保不应等同于增加消费。长远来说应完成源头环保,要构建出一条建造、使用、消耗及降解完善的环保链条,而非将责任都压在链条尾端的消费者身上,才是“可持续”爱护地球的根本之计。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