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

北京来论:台湾经济风险正不断累积

2024-05-07 00:10:06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张冠华(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5月7日电(作者 张冠华)长期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台湾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环境和强劲动力。但民进党重新执政以来,拒绝承认“九二共识”,顽固坚持“倚美谋独抗中”路线,导致台海局势持续紧张,台湾经济发展的政治风险不断累积。同时,民进党当局谋求两岸经济脱钩并试图融入外部势力构建的供应链韧性体系,强力阻碍两岸经贸合作,加剧了岛内产业失衡与社会矛盾。2024年台湾“大选”后民进党继续执政,若强化“谋独抗中”路线必将升高两岸关系紧张,加剧台湾经济发展风险。

  一、“台独”加剧台湾经济发展风险

  2016年民进党重新执政以来,不断强化“倚美谋独抗中”路线,全力配合外部势力“以台制华”战略,加剧台海紧张局势,使台湾经济发展的政治风险不断累积。

  台海局势紧张恶化岛内投资环境。台湾地区属于典型的外向型海岛经济体,对外贸易额超过GDP总量,制造业产品主要依赖出口,能源和生产所需原物料几乎全部仰赖进口,台海形势和平稳定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民进党重新执政后,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两会协商停摆,加力推动“台独”分裂活动,全面配合外部势力打“台湾牌”,导致台海局势日益紧张,台湾经济发展的不安定因素加快累积。尤其是2022年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引发台海局势高度紧张,岛内许多厂商接到跨国公司关切,要求建立防止供应链中断的备案。据台湾地区美国商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佩洛西窜台导致的两岸关系紧张,使部分在台美商在运输、保险费用增加、商品延迟等受到冲击;若台海紧张局势持续,近半数的企业在台营运将受到影响。另据2023年岛内对营业收入规模千亿新台币以上企业CEO的调查显示,企业家最担心的变数是地缘政治冲突的不确定性,从而加快对外投资布局。2016年以来,台核准的对外净投资额(对外投资减去吸引外资额)迅速扩大,由2008-2015年累计26.9亿美元迅速扩大至2016-2023年的累计204.2亿美元,增长7.6倍。

  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形势下,民进党当局将半导体等优势产业地缘政治工具化,增加台产业发展面临的政治风险。近年来,随着新一轮新技术革命快速发展,台积电等岛内半导体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快速上升。民进党当局力图将台半导体等优势产业打造为“护台神山”,以增强外部势力干预台海的经济动因。但民进党当局不断制造两岸关系紧张局面,进一步放大台湾优势产业的政治风险,引发各重要国家和地区对高度依赖台半导体等产业的忧虑。美西方在增强供应链韧性过程中,不仅未将台湾纳入“友岸外包”,反而视为“危岸”,施压台商将部分下游生产据点移向“友岸”,并要求台半导体等供应链上游关键产业在自己本土投资生产。台积电已被迫赴美、日投资先进制程芯片制造厂,其中在美、日计划总投资规模分别高达650亿美元和225亿美元,并计划在欧洲投资设厂。过去对海外投资一向持谨慎态度的台积电,将面临海外生产成本大幅提升、企业文化与当地冲突等经营风险。同时,美西方为降低对台依赖,加大投资本土半导体等关键产业,中长期势将削弱台湾半导体产业在全球供应链的优势地位。事实表明,美西方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会成就台半导体产业的“护台神山”地位,反而加快推动关键供应链的“去台化”,这是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抗中”路线的直接经济后果。

  二、“台独”经济策略加大岛内产业失衡

  民进党当局重新执政后,从推进“台独”路线出发,先后提出所谓推动“经济发展新模式”“新南向政策”,重点发展“5+2创新产业”“六大战略性产业”等,目的是降低对大陆经济依赖,重构“脱中入美”的关键供应链、产业链。近期,赖清德又将“经济安全”作为“和平保台”“四大支柱”之一,提出发展“五大信赖产业”,力图构建与“以武拒统”相适应的经济产业体系。这种“台独”意识优先的经济发展策略,加大台湾产业发展失衡,带来新的经济社会问题。

  台湾产业发展失衡加剧。民进党当局为提升半导体等优势产业的地缘政治价值,大力推动岛内半导体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加上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对先进制程芯片需求迅速扩大,半导体等电子信息产业在岛内产业发展中一枝独秀,产业发展失衡加剧。从台湾制造业结构看,2019-2023年按四大类产业划分,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比重由32.8%上升至37.5%,同期金属机电、化学工业和民生工业比重则趋于下降。从投资看,2018-2022年以芯片为主的电子零组件产业固定投资增长一倍多,占制造业固定投资比重由60.9%上升至72.1%。从主要出口产品金额及结构看,以芯片为主的电子零组件产品出口比重由2019年34.2%提升至2023年的41.3%,加计资通与视听产品出口合计占总出口半数以上。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2020年和2021年电子信息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高达81.1%、57.0%。台湾产业结构不平衡加剧并加快向半导体等电子信息产业倾斜,在土地、人才、水电等方面对其他产业形成挤压,增加了岛内各界对过度依赖单一产业的担忧。尤其在美西方着眼于地缘政治考虑加快分散对台湾半导体等产业依赖情况下, 若岛内半导体等优势产业扩张势头难以为继,台湾经济发展前景堪忧。

  产业发展不平衡扩大了岛内贫富差距。近年来,半导体等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但其产生的就业拉动效应并不明显。台湾岛内电子信息产业就业人数不足百万人,仅占总就业人数的不到8%。即便近年来半导体产业扩张较快,但就业人员增长率仍低于总体就业增长,服务业仍是拉动台湾就业的主力部门。近年来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有所回升,但吸引就业占总就业人数比例却出现下降。由于半导体等电子信息产业就业人员以科技人员为主、薪资较高,岛内服务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而就业人员薪资普遍偏低,造成岛内贫富差距扩大。据统计,按照5等分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划分,最高20%与最低20%之比由2016年的6.08倍扩大到2022年的6.15倍。岛内多数民众并未从经济发展中获利,反而被剥夺感增强。“台湾民意基金会”2023年11月的民调显示,高达56.7%的民众对民进党执政以来的经济施政不满意,满意者仅为35.8%。

  三、政治干扰两岸经贸交流损害台湾经济

  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大陆持续成为台湾最大贸易伙伴和最主要投资地,对各自经济尤其是台湾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积极促进作用。台湾对大陆长期保持巨额贸易顺差,是促进台湾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尤其2020年和2021年,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度和贸易顺差额创出历史新高,台湾也因此分别实现3.39%和6.62%的经济增长,成为在全球经济中表现较好的经济体。但随后受世界经济下行、外部势力与台当局合力推动两岸经济脱钩等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影响,两岸贸易与投资出现调整,直接影响了台湾经济表现,2022年和2023年台经济增长率快速滑落至2.59%和1.31%,远低于新兴经济体和亚洲地区平均增长率。

  民进党当局上台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两会协商停摆,阻挠已达成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生效实施,使台湾服务业错失拓展大陆市场的重要机遇。台湾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快速由工业社会向服务业社会转型,台行政部门曾在90年代中期提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目的是以祖国大陆为主要市场腹地,推动台湾服务业外向型发展,将台湾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海空转运中心、电信中心及媒体中心等。但随后李登辉当局提出“戒急用忍”政策阻碍两岸经贸交流,该计划未能实现。进入21世纪后,以内需为导向、以传统产业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后继乏力,占GDP比重在2001年达到将近70%的历史高点后,持续滑落至近年的60%左右,出现了不同于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规律的逆向调整态势。当前,台湾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60%以上,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医疗保健等传统型服务业,普遍薪资较低。民进党重新执政后对两岸旅游等人员往来设置障碍,进一步加大岛内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困境。步入新世纪以来,岛内多数民众实质薪资滞长、对经济增长无感,服务业无法拓展大陆市场获取新发展空间是其重要因素。

  台当局阻碍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进程损害企业切身利益。民进党重新执政后,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进程停滞,两岸经贸争端无法通过协商有效化解,严重干扰了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如大陆自台湾进口的农产品多次出现病虫害等品质问题,台当局有关部门置之不理,在两岸无法通过沟通协商解决情况下,大陆只能依法依规暂停进口,使岛内农渔民付出相应代价。ECFA实施的条件与环境趋于恶化,两岸两会沟通机制停摆不仅使ECFA后续协议协商难以为继,已生效协议的有效实施也面临困难。尤其是台当局不仅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ECFA协议,持续对大陆产品采取歧视性待遇,禁止高达2500多项大陆产品进口,还不断采取新的措施阻碍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严重损害了大陆企业和岛内消费者利益。

  2023年商务部根据大陆企业申请,依法对台禁止大陆产品进口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并做出最终结论,并研究进一步采取中止ECFA早期收获农渔、机械、汽车零配件、纺织等产品关税减让等措施。但台当局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改正错误做法,反而加大政治操弄谋取政治利益。在此情况下,大陆依法依规终止ECFA早期收获项下石化等台湾进口产品的优惠关税,并宣布对原产于台湾的进口聚碳酸酯征收相应的反倾销税。未来两岸若无法在“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恢复协商,通过制度化平台沟通解决台对大陆设置的贸易障碍等问题,大陆有关部门为保护企业合法利益,采取进一步反制措施是可期的。按照岛内统计,ECFA早期收获项下台湾每年对大陆出口产品金额占对大陆出口的比重在16-20%左右,自2011年实施到2023年底台湾企业共获得大陆方面101亿美元的关税减免。若ECFA实施环境继续恶化,以大陆为重要出口市场的岛内相关产业将付出更大代价。

  (作者张冠华系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