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评观察

社评:中国消费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24-05-15 00:07:41
  中评社北京5月15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2024年国际劳工节假期,中国消费经济全面爆发。出行人数达到2.95亿人次,超过绝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但是,一些机构测算,人均消费额为565.7元人民币,与2019年同期相比,人均消费额下降37.7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增加,但是,人均消费额下降。因此,这些机构得出结论,中国出现了消费“降级”现象。

  一些学者进一步分析,中国旅游出行的方向和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小城市旅游代替大城市旅游,街头小餐馆代替大餐厅,结婚人数持续下跌。所有这说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持续下降。不能说这些学者的分析没有道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基于同样的事实,人们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首先,中国居民消费观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名山大川旅游热潮逐渐减弱,对中心城市的向往逐渐发生改变。节假日期间,名山大川旅游景点,摩肩接踵,人流如织,节日旅游,变成了节日难受。中心城市人头攒动,旅游景点拥挤不堪。糟糕的旅游体验,让中国消费者意识到,旅游不是“赶时髦”。旅游必须放松心情,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正因为如此,那些风光无限的偏远山区和小县城,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

  这种旅游观念的改变,一方面充分反映出中国消费者日益成熟,旅游重新回到本原。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出行旅游逐渐消失,“他乡即故乡”的体验式旅游正成为中国消费者旅游的新选择。寻找幽静的空间,全家人悠闲地度过假日,既可以放松心情,避免舟车劳顿和拥挤之苦,同时又可以减轻旅游负担,何乐而不为? 

  另一方面,中国绝大多数消费者,充分利用自己的假期,走遍了著名的旅游景点。他们更希望看到自己所没有看过的风景,他们更希望体验自己从未体验过的生活。那些“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景区,一个又一个被“发现”。人们徜徉在街头小巷,寻找自己心目中“丁香一样的姑娘”。人们走在江西婺源、浙江义乌、云南弥勒等繁华的县城,亲身体验中国经济的温度,把握中国经济跳动的脉搏。

  可以这样说,中国人通过休闲旅游,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这个可爱的中国。过去他们向往中心城市,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走出国门,看遍世界大好河山。可是如今,他们真切地意识到,幸福就在自己的身边。当他们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看到琳琅满目商品的时候,他们为中国制造业感到自豪。当他们行走在中国浙江桐庐乡村小道上,看到与繁华都市不一样的风景,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祖国是多么的丰富多彩。中国消费者沉浸在祥和的世外桃源中,他们对祖国的理解更深一步,他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过去中国消费者出外旅游,强调“穷家富路”,平时节俭,旅游时大方。这种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过去旅游带有炫耀的成分,所谓“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如今的旅游,是真正的沉浸式旅游。人们行走在大街小巷,亲身体验城市的焰火气息。不经意间,找到一家小店铺,坐下来,吃上可口的饭菜,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享受惬意的生活。

  即使在中心城市的超级市场,经营者也刻意营造这种返朴归真的市井生活。在亚洲最大的“梦时代广场”,经营者专门在地下建造一个“老街区”,邀请各种小吃店按照传统的经营方式提供服务。这种看似回到过去的经营策略,不是消费水平的降低,而是在贩卖“回忆”。不过,只要光顾之后,人们就会发现,销售的食品并不便宜。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消费者宁愿在大街小巷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小吃店,也不愿意在超级市场的所谓“老街”消费。这不是拒绝高消费,而是拒绝“赝品消费”。这样的消费观念,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消费者的文化自觉,另一方面也充分反映出,随着消费观念不断变化,经营者必须充分意识到,消费回归并不等于消费降级,经营回归往往意味着尊重消费者的记忆。

  其次,消费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以销定产”成为许多成功企业的经营策略。根据消费发展变化趋势,提供消费产品和消费服务,对于经营者至关重要。中国消费观念变化特别是假日消费观念的变化,要求经营者必须改变自己的经营业态,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抱残守缺,必然会失去商业机会。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在一些高档场所,门可罗雀。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高估了自己的吸引力和营销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低估了消费者的分辨力与消费能力。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一些所谓的米其林高档餐厅,提供的餐饮品种相对稀少,更重要的是,食品花里胡哨,但是,中看不中吃,许多消费者不会成为回头客。到高档餐厅消费,曾经被视为身份的象征。但是如今,到一些名不副实的高档餐厅消费,被视为“愚蠢”的表现。当少数消费者炫耀自己曾经在高档餐厅消费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不是羡慕的目光,而是鄙夷的眼神。这说明高档餐厅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上,处境越来越尴尬。追求“小众”,以此为噱头,获取暴利,短时间内,可能会成功,但是,长时间看,必然会失败。

  曾经一度,涉外餐厅是高档餐厅的代名词。到涉外餐厅就餐,值得炫耀。可是如今,人们消费心理发生变化,街头小巷,找到一个“宝藏餐馆”,更值得人们羡慕。当一些个体户经营餐馆门前排起长龙,消费者乐此不疲的时候,不是人们消费能力下降,而是因为他们更加尊重那些城市的劳动者。事实上,一些街头小餐馆经营的食品价格并不便宜。他们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是因为他们诚实劳动,是因为他们货真价实,同时也是因为他们真诚待客。可以这样说,人们消费的已经不仅仅是食品,人们更看重食品背后的人际关系。他们宁可“照顾”街边的小食店,也不愿意到超级市场购买那些所谓的“预制食品”。这其中包含着中国消费者复杂的情感,不足与外人道也。

  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走向。过去许多中心城市强化所谓的“城市管理”,大拆大建,许多小吃店不见身影,一些街头小商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可是如今,城市的管理者愈发感觉到,如果失去了城市烟火气息,城市的发展就会误入歧途。正因为如此,一些城市在规划管理过程中,有意识地保留集贸市场,给小吃店的经营提供便利。少数城市的市场管理部门明确规定,小吃店食品经营质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但是,市场管理部门不得收取各种费用。政府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免收个人所得税,帮助小吃店经营者提高食品质量,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

  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消费结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发展观念。城市不再追求“高大上”,而是在不断征求居民意见基础之上,大力发展社区经济,促进新的消费经济健康发展。

  如今中国既有航天科技,同时也有遍布大街小巷特色美食。经济结构的改变,影响消费经济。消费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最后,不可否认,随着中国人口结构改变,老龄化出现,中国消费经济呈现出新特点。对于那些“上年纪”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更留恋过去的时光,怀念过去的消费方式。但是,他们不可能回到从前,手拿蒲扇,在夏日阴凉地“侃大山”。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在社区小花园聚集,共同回忆美好的时光。消费旅游,既是探索未知的世界,同时又是重温美好的记忆。当那些老年旅游团队,重新回到自己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当那些中年旅行者驾车翻越高山峡谷,寻找美丽风景的时候,中国旅游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只是统计少数旅游景点的消费情况,不免得出错误的结论。中国旅游经济结构早已发生改变。中国消费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当一些统计部门只关注少数旅游景点人数和消费金额的时候,他们忘记了那些在祖国各地寻找自己梦中记忆的旅行者。中国消费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引导中国经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自驾车旅游、钓鱼休闲旅游、徒步旅游、红色旅游,所有这些旅游都在丰富着中国的消费经济,特别是中国的假日消费经济。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可能对中国消费经济产生科学认识。按照过去的尺度,衡量中国消费经济,不免会方枘圆凿。中国消费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只要准确把握中国消费经济发展的脉搏,就一定能从中找到越来越多的商机。中国消费经济方兴未艾。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