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湾综合

巴宰族争取成为台湾原民第17族

2024-05-09 18:38:22
南投县巴宰族群文化协会等团体向原民会递交申请书,盼成为台湾原住民第17族。(照片:南投县巴宰族群文化协会)
  中评社南投5月9日电/台湾原住民巴宰族人向“原民会”申请盼成为台湾第17族,“原民会”今天表示,将依“宪法”判决明示要件、法律程序、原基法,并参考办理第10族至第16族作业经验妥善处理,保障原住民族身分认同权。

  潘英宽表示,巴宰族(Pazeh)是台湾平埔族群之一,范围从北至台中大安溪北岸,南至大甲溪南岸,包括苗栗三义、卓兰、台中丰原、石冈、大雅、北屯都属于传统领域,巴宰族主要住在苗栗县三义乡鲤鱼潭聚落、台中市神冈区大社岸里社区、南投县埔里镇爱兰里(乌牛栏社Auran),近200年发展保留巴宰文化摇篮。

  台湾原住民族现有16族,依各族群人口总数排序为,阿美族、排湾族、泰雅族、布农族、太鲁阁族、卑南族、鲁凯族、赛德克族、邹族、赛夏族、雅美族、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邵族、拉阿鲁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推动成为台湾官方第17族原住民族,南投县巴宰族群文化协会、苗栗县巴宰族群协会、台中市巴宰族群文化协会昨天齐聚埔里镇,向“原民会”递交申请书,分布苗栗、台中、南投的巴宰族人到场见证,期许继续努力,早日恢复族人应有权利与义务。

  南投县巴宰族群文化协会理事长、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爱兰教会长老潘英宽长期致力巴宰族语言、歌谣与文化推广、保存与研究、正名运动,潘英宽今天受访表示,巴宰族人奋斗25年累积厚实母语、文化能力,因此联合3个聚落申请盼成为官定原住民第17族。

  潘英宽说,同属平埔族的西拉雅族去年提出申请,巴宰族3个聚落几乎以3个教会为生活核心,教会以罗马拼音保存记录母语、文字,还有课本、教材,有厚实文化实力,加上2022年10月28日的2022年宪判字第17号判决内容提及,族群保有文化特征、客观纪录、族群认同,得依民族意愿向政府申请核定为原住民族。

  潘英宽说,埔里镇巴宰族主要住在爱兰台地,集集大地震前鲜为人知,仅少数学术研究者、文史工作者关心,震后巴宰族人以爱兰教会为根据地,更加积极进行文化复振,除内社、乌牛栏社举办巴宰族传统过年活动,更协力编写族语教材、更新进阶教材、参与原住民族语文学创作相关比赛,以保存濒临消失的巴宰母语。

  有关申请后程序,“原民会”今天表示,“宪法”判决后,已陆续受理西拉雅族、噶哈巫族、巴宰族等团体申请,后续依“宪法”判决明示要件、法律程序、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条第1款规定,参考先前办理第10族至第16族的作业经验,妥善处理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以外其他民族认定作业,落实“宪法”保障的原住民族身分认同权。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