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湾综合

王伯元:美国强权基于三因素 但制造业不足

2024-05-17 15:31:33
王伯元。(中评社 俞敦平摄)
冷则刚。(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5月17日电(记者 俞敦平)中磊电子共同创办人王伯元发表了他对美国强权基础、高科技产业发展及台湾创业投资等议题的看法。王伯元认为,美国强权基础基于三个主要因素:军事、美元和科技新技术。但美国在高科技创新方面,面临着制造业不足以支撑需求的问题。未来,如何平衡创新与制造、政府与企业合作及对外投资策略,将是美国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台北论坛17于台大校友会馆举行“解构美国—世界霸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新书发表会,该书由台北论坛执行长何思因邀集国内外产、官、学界的美国研究专家,及自台湾赴美任教的学者共同撰写并主编。发表会由何思因主持,并邀请本书作者之一的“中央研究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冷则刚以“美国科技发展的政经动力”为题发表演说。台前“外交部长”林永乐、中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荣誉董事长暨共同创办人王伯元等重量级人物出席。

  王伯元首先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认为美国强权基础基于三个主要因素:军事、美元和科技新技术。他指出,在科技新技术方面,若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支援,技术创新可能变成空谈。过去,由于美国劳工成本高,许多制造业转移到国外,这些国外企业甚至在高科技领域表现得更好。

  王伯元认为美国的制造业面临了挑战。他以台积电在美国凤凰城遇到的劳工问题为例,指出美国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制造环境,支持高科技创新是一个重大挑战。他接着表示,他认为美国政府与企业间合作存在较大鸿沟,许多过去的合作并不成功。因此他对于美国政府在支持高科技发展方面表示怀疑。

  王伯元接着谈论台湾创业投资现况,他指出台湾在过去十年没有出现太多成功的独角兽公司,反观香港有六家。他不认同台湾政府推动大量新创公司的策略,认为一万个新创公司可能抵不上台积电一家公司。许多小确幸型的新创公司存在周期短、成功率低的问题。

  对于王伯元的观点,冷则刚认同王伯元对于美国高科技产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矛盾之分析。他指出美国过去透过外包维持优势,现在要将制造业回流将面临劳工、工会、环保标准等多重挑战。至于政府和企业的距离,冷则刚认为美国高科技产业的长处在于企业本身,而非政府管制。他指出美国私营企业不愿与政府合作的原因在于程序繁复,政府的办事效率低。

  冷则刚提到美国联邦与地方政府希望借助新科技发展地方经济,但这是否能成功仍有待观察。例如,北维州是否能成为新的高科技中心,需要进一步探讨。至于台积电在美国凤凰城投资不顺利的情况,冷则刚指出台湾对先进国家的投资经验较少,面临的问题更多。他指出,在先进国家投资时会所遇到的环保、人力等问题比在开发中国家更难解决,需要更多经验积累。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