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天下

中评记者手记:马英九眼泪中的民族情深

2024-04-30 00:14:08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月10日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并高度评价其具有民族情怀。(中评社 林艳摄)
4月4日上午,马英九在陕西黄帝陵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后见记者提到要“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时一度哽咽。(中评社资料图)
4月3日9点许,马英九率台湾青年访问团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祭拜烈士并敬献花篮。(中评社资料图)
4月3日上午,马英九参观黄埔军校,听到抗日女烈士赵一曼牺牲前夕写给家中孩子的家书,感动落泪。(中评社 林艳摄)
4月8日上午,马英九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评社资料图)
4月9日上午,马英九在八达岭长城唱《长城谣》落泪(中评社 林艳摄)
去年3月29日马英九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后接受媒体记者联合采访。
  中评社香港4月30日电(记者 林艳)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月10日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时曾高度评价马英九称:“马先生素有民族情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青年交流,致力振兴中华”。其中,中评社记者对习总书记用的“民族情怀”四个字尤为印象深刻,也深有所感。从去年首次访问大陆到今年再次访问大陆,中评社记者在跟随马英九两次访问大陆23天的报导中,近距离观察到马英九多次在参访中哽咽落泪,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些泪点背后所饱含着的深厚的民族情怀。

  在两次长达23天的随行采访过程中,中评社记者详尽记录下了马英九七次哽咽落泪的情景。进一步仔细梳理这七次背后的泪点,可以看到除了因为实现祭祖心愿而激动落泪之外,有六次都与中华民族苦难经历以及抗日烈士牺牲事迹有关,这些历史直接触动了马英九内心深处的中华民族情怀。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意识在抗战时期达到空前觉醒,而马英九对于抗战时期的历史反应尤为强烈,不仅在北京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沉浸其中,对其中的历史故事如数家珍,在听到有关抗日英雄事迹时更是会情不自禁地感动落泪。

  马英九在去年访问大陆时曾表示,父母都曾经历过抗战时期流离失所、躲日机轰炸刻骨铭心的岁月,小时候父母每晚给他讲的床边故事不是白雪公主或罗宾汉,而是抗日英雄等事迹故事,这在他成长过程中有着很大影响。中评社记者在采访中,也近距离地感受到马英九在重要的历史点参访时的哽咽落泪,的确是一种真情流露。尤其是仔细回顾这六次哽咽的情景细节之后,更能够体会马英九为何哽咽落泪?也更能够理解他的民族情怀究竟有多深?

  4月3日9点许,马英九率台湾青年访问团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祭拜烈士并敬献花篮。位于广州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修建于1912年,葬于此地的七十二位烈士是在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党人。中评社记者现场看到,马英九在拜谒烈士墓园过程中,神情十分凝重。当看到讲解员在介绍这些烈士事迹一度情绪失控哽咽时,一旁认真听讲的马英九也红了双眼。马英九见记者时说,来到黄花岗致祭,缅怀这些烈士当年展现为广大人民幸福牺牲,救国家于苦难的精神,格外激动与感动。黄花岗起义所有牺牲烈士的年纪平均29岁,他们的行业有医生、工人、学生或是军人,本来都有很好的前途,但却选择了在最青春年华的时候,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为国家民族更美好的未来付出他们宝贵的生命。最后,他在现场分享林觉民“与妻诀别书”片段时更是几度哽咽,诀别书中这样写道: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致搁笔“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膻,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马英九说,“我每次读到这段,常常泪流满面,真正为这些革命先烈牺牲奉献的精神感动不已。”

  4月3日上午,马英九参观了正逢建校百年的黄埔军校旧址。黄埔军校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军事学校,曾培养了许多名将,同时也有大量黄埔军校学生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奋战而牺牲。期间,马英九在展厅观看展览并聆听了黄埔军校群英的故事,他多次被抗战中牺牲的士兵家书感动。特别是当他听到解说员声情并茂哽咽着朗诵完抗日女烈士赵一曼在即将牺牲前写给家中孩子的家书时,他再度哽咽,红了眼眶,并拿出口袋里的手帕擦拭泪水。这封母亲写给儿子的家书这样写道:“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4月4日上午,马英九在陕西黄帝陵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后见记者提到要“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时也一度哽咽。我们都知道,黄帝轩辕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自汉代起中华民族就开始祭祀黄帝的活动。马英九过去曾在台湾六度遥祭黄帝,其父亲也曾与2005年赴陕西祭祖,今次马英九能够亲自带着台湾青年学子到陕西黄陵县祭拜黄帝也令其倍感激动。期间,马英九不仅在庄重的祭祀大典上与中共中央台办主任、国台办主任宋涛一起上台共同敬献了花篮,还在国台办副主任仇开明的陪同下还瞻仰了轩辕殿、拜谒黄帝陵以及共同种植了桥山柏。马英九在见记者时表示,大部分的台湾人对中华文化与民族认同,都有极其坚定的信念。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是中华民族建立数千年优良传统的重要根源。他也希望来自台湾的年轻人,透过这次难得的机会,要更加牢记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根源,以及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站在马英九一旁的中评社记者也近距离地观察到,当他最后提到“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时一度哽咽,而他的讲话也引发了身后台湾青年的共鸣和认同,大家都自发鼓起了掌。

  4月8日上午,正在北京参访的马英九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听到巾帼女英雄马来西亚侨胞李月美的故事时,马英九哽咽着分享了李月美曾给家人写的一封家书内容。抗日英雄一直是马英九幼年时期枕边故事的主题,因此对中国抗日故事可谓如数家珍。比如,在抗战纪念馆解说员在介绍港澳及海外侨胞对祖国抗日战争的支持与贡献时,提到了1939年2月20日马来亚的一位侨胞李月美女扮男装回国支持抗战,充当司机在运输中受伤才被发现是女儿身。马英九听后随即补充说,当时李月美离家出走时并没有告诉家里,到了以后才写信告诉父母。紧接着,马英九更是哽咽着分享了李月美信中的内容:“我热爱我的父母兄弟,但在此时此刻,我更热爱我的国家。”

  4月9日上午,这是马英九第一次来到北京并登上八达岭长城,当站在长城北三楼的位置,与随团青年们共同合唱《长城谣》时,马英九不禁潸然泪下。众所周知,《长城谣》是一首创作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由潘孑农作词。歌曲控诉了日寇暴行,倾述了人民被迫离家流浪的苦难;表现中国人民威武不屈,团结斗争必胜的信心。中评社记者注意到,马英九在唱这首歌谣时更是动了情,“骨肉流散父母丧,没齿难忘仇和恨”“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奴逞豪强”“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特别是当马英九唱到这几句时,再次被歌词中所描述的人民被迫离家流浪的场景与人民同仇敌骇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再也忍不住地流下眼泪,并一度拿出手帕擦拭。合唱结束后,马英九问一旁的解说员是否会唱这首歌,他说:“我们从小就会唱,非常感动。”

  中评社记者犹记得,在去年3月马英九首次率台湾青年赴大陆祭祖时也曾多次哽咽,其中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去年3月29日马英九在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后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及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一度悲痛哽咽,情绪久久难以平复。众所周知,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死于惨案人数多达30万,雕塑墙上刻着“300000”的醒目大字,这是全体中华儿女无比沉痛的一段集体记忆。3月29日,马英九一行来到“古城的灾难”大型雕塑前深切悼念遇难同胞。随后,马英九在展厅里参观《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并瞭解了南京沦陷前的形势、日军进犯南京与南京保卫战、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人道主义救援、大屠杀后的南京、战后调查与审判等方面的情况。当他在接受媒体采访谈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更是一度哽咽说不出话,需要停下来平复情绪。马英九说,此前也会看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书籍照片,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大的冲击。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历很多灾难,但从来没有像我们在和日本的作战过程中受到这么多的屈辱和迫害。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野兽般行为,中国人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在回答中评社记者提问时,马英九也提到,身为一个中国人,不管是海峡哪一边,都应该自立自强,要勇敢的抵抗外面的欺凌。只有自立自强,才不会任人欺凌,任人宰割。在参观完纪念馆之后,马英九特别在留言簿上写下了七个字“历史绝不可遗忘”。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