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评数据

中评数据:垃圾征费 香港为何难办

2024-02-21 00:14:07
图1 2021年8月以来香港社交媒体涉垃圾征费议题舆情的声量与关注度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2 2018至2022年“绿在区区”计划废物回收总量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3 2018至2022年香港固体废物弃置总量和“绿在区区”计划废物回收总量变化对比(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4 近期香港社交媒体涉垃圾征费议题讨论的各主要关注点(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5 近期香港社交媒体对垃圾征费政策各主要争议点的关注度与消极情绪占比对比(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6 2022年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垃圾回收率对比(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7 2013至2022年香港都市固体废物的人均弃置量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2月21日电/2024开年,酝酿许久的都市固体废物收费(垃圾征费)政策再度进入公众视线,随之而来的还有汹涌的社会舆论。面对市民与业界的满腔疑问,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再度押后垃圾征费的生效日期,表示将原定于4月1日起实施的垃圾征费推迟至8月1日,为求让市民大众有充分时间瞭解政策的执行与相关细节。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通过对香港社交媒体的舆情数据及各官方机构的统计数字进行分析后发现,垃圾征费政策关乎全港市民的切身利益,但公众至今未能就此形成基本共识,对于政策的执行细节仍存在较多疑虑,因此该议题一度在舆论场内引发激烈争议。虽然在垃圾围城迫在眉睫的当下,推动垃圾征费具有一定的政策合理性,但香港特区政府仍需充分聆听民情民意、并积极加强解说工作,才能让减废回收的良好初衷得以实现。长远而言,特区政府更要注重对公众环保教育的持续投入,推动香港建立全民环保的正向社会价值。

  回顾垃圾征费政策的漫漫长路,最早可追溯至2005年香港特区政府首次提出都市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大纲。经过多次公众谘询与试行,特区政府在2018年才将都市固体废物收费条例草案提交至立法会。由于各方就垃圾征费的具体实施难成共识,故该法案在审议过程中更曾险些胎死腹中,受惠于上届立法会延任、以及政府的让步折衷方案,才得以在2021年8月顺利通过。不过,尽管垃圾征费法案通过至今已逾两年,但由于有关计划攸关各界利益、且对日常民生影响重大,因此该法案在通过后并未立刻实施,而是设立了18个月的准备期;及后在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弹下,垃圾征费的生效期更被两度推迟,导致该计划至今未能正式落实。

  如图1所示,在垃圾征费法案通过后至去年12月,香港社交媒体涉该议题的舆情热度皆在较低水平内徘徊;直至踏入2024年,随着特区政府对该政策的宣传力度明显加大,市民才对不断逼近的垃圾征费焦虑感激增,引发该议题的社交媒体声量与关注度迅猛攀升。故此,不少舆论认为,观乎垃圾征费过往几年在舆论场中的低调存在,足见政府并未充分抓紧之前一年半的准备期,缺乏全面深入的宣传工作,以引起广泛市民对垃圾征费的足够重视;也正是因为社会目前对垃圾征费的认知度与理解度仍远远不足,近期政府忽然下猛药的强劲宣传攻势,才会导致大量市民对这项即将到来的新政感到措手不及。

  虽然香港特区政府在垃圾征费的政策宣传层面有所欠缺,但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多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其实一直有积极推动源头减废的环保工作,以引导市民分类回收、减少弃置废物。自2013年起,政府就透过向非牟利机构招标及提供资助,在全港5区设立促进废物回收的“社区环保站”,及后这些环保站的覆盖面更扩展至全港各区。而该回收计划后来经内部整合后,于2015年正式命名为“绿在区区”社区回收网络,目前在全港18区共设有11个“回收环保站”、33个“回收便利点”和约120个“回收流动点”,接收包括废纸、金属、塑胶、玻璃瓶等各类常见回收物。从图2可见,“绿在区区”近年来的发展十分迅速,其废物回收总量从2018年的2100公吨,至2022年已跃升近10倍至20300公吨。不同于近月闹得沸沸扬扬的垃圾征费政策,“绿在区区”采取奖励而非惩罚机制去鼓励市民践行环保,透过利用“绿在区区”的设施网络分类回收,市民可获得并累积“绿绿赏”积分,这些积分可供换取米、食油、厕纸、毛巾等日用品,因此吸引很多市民积极响应和参与,不少基层市民更发自内心地对“绿在区区”表示赞好。

  尽管在“绿在区区”计划的帮助下,香港的分类回收工作有了明显改善,但减废速度始终跟不上排废速度。由图3可知,与香港社会每年动辄百万公吨的固体废物弃置量相比,通过“绿在区区”计划回收的废物量可谓杯水车薪。虽说环保事业重在集腋成裘,但即将被撑爆的垃圾堆填区,却已等不及这细细涓流积成沧溟水的那天。官方资料显示,香港目前有3个策略性堆填区,每年处理超过500万公吨垃圾,虽然这3个堆填区的总容量达1.39亿立方米,但依然难敌与日俱增的垃圾弃置量,预计至2030年3个堆填区都会达致饱和。正因面临如此严峻的垃圾围城形势,政府才会明知即使反弹很大,还是坚持推动垃圾征费的落实,希望能透过这一政策加快促进源头减废,令香港能长远摆脱对垃圾堆填区的依赖,并带动全民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理念。

  垃圾征费不仅牵涉到最基本的指定垃圾袋收费标准,更涉及执法、监管、配套回收等各个环节。据图4可知,连日以来,香港社交媒体围绕垃圾征费的讨论,大多着眼于这些操作细节之上。其中,垃圾征费政策的执行监管方式引发最多网民关注(关注度占比32%),有不少观点认为,垃圾征费政策一出,难保有人会选择在深夜时分或僻静地点违规弃置垃圾,甚至将部分体积较小的垃圾冲进马桶,质疑政府届时将较难对这类隐匿行为作出有效打击。也有较多舆论表示,以往的普通胶袋如超市胶袋、外卖袋等能够作为垃圾袋进行二次重用,但垃圾征费后则必须使用指定袋才能丢垃圾,认为此举反而造成浪费致垃圾量增加。此外,还有不少在私人楼宇居住的市民质疑,政府允许管理处用大指定胶袋对住户弃置垃圾进行“执手尾”(善后)的做法并不合理,认为此举不仅未能惩罚到个别违法弃置垃圾的住户,还会产生购买大指定胶袋的额外成本致管理费上升,令其他依法弃置垃圾的住户也被迫无奈买单。

  其次,香港社交媒体对特区政府提供的回收设施与资源是否充足也表示高度关切(关注度占比28%)。有调查数据显示,62%的受访者认为香港当前可供使用的回收设施并不足够,更有多达72.5%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住所附近的“绿在区区”具体开放时间。虽然“绿在区区”近年来在全港的扩张速度非常迅猛,但不少市民表示要步行至最近的回收环保站或便利点仍需一段较长距离,希望我特区政府能在住宅区增设“绿在区区”的回收流动点并延长开放时间。

  与此同时,垃圾征费的延期(关注度占比19%,排名第3)也让不少市民表示松了一口气。有观点认为,垃圾征费的执行设计当前仍存在诸多漏洞,而政府在18个月的准备期内仍没能充分释除公众疑虑,社会对于垃圾征费议题至今缺乏基本共识,反映政府和市民都需更多时间来消化与准备该政策,表示政府早前宣布将其押后才是对公众真正负责的做法。而关注度占比分别为13%与8%的罚则方式与指定袋收费详情,也在社交媒体引发一定讨论,不少舆论表示对于何为合理的罚款及收费标准,特区政府需更充分地进行公众谘询、聆听各界意见,认为在此基础上所订定的执行标准,才能具备较高的社会接受度。

  结合图5可知,除了前述担心指定袋可能变相增加垃圾、管理处可用大胶袋帮不用指定袋住户善后等争议点外,社交媒体还对垃圾征费议题抱有其他疑问与忧虑。如关注度与消极情绪占比皆最高的指定袋质量问题,相关讨论主要由近期一段实测环保署指定袋的影片所引发,片段内容展示的指定袋不仅承重量低且极易破损,在社交媒体掀起一波针对指定袋质量的巨大质疑声浪,直至环保署后来出面亲测澄清才得以逐渐平息。

  其次,有较多舆论表示虽然垃圾征费带来的每月数十元额外支出,对于中产收入或以上的家庭影响不大,但对很多低收入家庭而言却是百上加斤,相关忧虑底层群体负担因此加重的争议点关注度排名第2。此外,也有不少市民关心垃圾征费将导致清洁工工作量倍增(关注度第3),有观点批评环保署将自身的监管责任推卸至前线的清洁工身上,认为其要求清洁工检查所有住户是否皆使用指定袋的做法不切实际,更担心此举或引发大批清洁工的离职潮。

  最后,也有网民质疑特区政府推行垃圾征费的时间点不当,表示当前正处于经济低迷周期,若再以垃圾征费的新名目向市民增收罚款,将进一步打击香港市民已然不振的消费意欲,削弱政府各项搞旺经济政策的成效。

  虽然垃圾征费在香港遇到的阻力相当之大,但事实上其在全球多国均有推行先例,特区政府也可从这些经验中以往鉴来、拾遗补过。如图6所示,2022年,多个实施垃圾征费已久的国家或地区,如韩国、台湾和澳洲等均在废物回收方面表现不俗,回收率基本达到五成或以上。其中,同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在九十年代也曾经历过废物弃置量急升、垃圾围城的困境。但韩国政府反应迅速,自1995年起,就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行垃圾征费,先根据垃圾袋数量收费,继而拓展至回收厨余等,后来又加装监测器以防范非法弃置行为。在垃圾征费实施后的几年内,韩国的整体废物弃置量即迅速锐减四成,首尔的人均垃圾弃置量更是降至0.32公斤。2022年,韩国以高达67.1%的垃圾回收率位居世界首位,真正做到从源头最大程度减废。

  反观香港,综合图6、7可知,本地垃圾回收率虽已达32%,但人均都市固体废物弃置量近十年来却屡创新高,2018和2021年的人均弃置量都直冲1.53公斤,倘再无明显改善垃圾量只会越积越多。因此,特区政府实施垃圾征费的意义非常重大,是推动香港过渡至全民环保型社会的重要转折点。不过,这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特区政府拿出恒心与耐心,深耕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以德国为例,当地早自1904年起就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政策,分类回收目前已成为每个德国人的日常。德国政府非常重视对公众进行环保教育,从学龄前儿童阶段起就向公民灌输环保理念,规定幼儿园的小朋友必须参与垃圾分类操作课程,大学校园内也设有专门的垃圾处理课程与专业,通过多年以来的潜移默化影响,才能成功把垃圾分类刻进德国人的DNA。

  而且,德国的政策也注重透过提供诱因,以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分类回收,如在超市设有自助瓶子回收机,若市民愿意分类或将瓶子回收,便可获得现金——可重复使用的啤酒瓶0.08欧元一个,一次性塑料瓶和易拉罐都是0.25欧元一个。这种建立在奖励而非惩罚机制上的政策设计思维,也值得香港特区政府参考借鉴。例如,可否每月向市民派发一定数量的指定袋,当市民使用的指定袋超出该额度时才需额外自费购买,而不是一上来就要求市民必须自掏腰包;此外,能否用出售指定袋所产生的额外政府收入,以现金回馈的形式奖励一年内使用指定袋数量低于某个额度的市民,上述这类网民的建言献策也值得政府聆听。

  中评智库认为,究其根本,垃圾征费的政策原意,是要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从而推动全民自觉主动践行环保。垃圾征费之所以在香港遇到如此大的阻力,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缺乏足够的环保素养,对于分类回收并未达成基本共识。这需要特区政府与社会各界进一步积极沟通,并着眼长远的公众教育令环保理念根植下一代。其次,特区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也应更多从奖励而非惩罚的角度出发,减少市民对垃圾征费产生的剥削感,避免好心做坏事。最后,特区政府应趁垃圾征费生效前的最后几个月,加快完善以“绿在区区”为主的回收配套硬件设施,以确保垃圾征费政策届时能顺利落地。垃圾征费的开局或许伴有很多争议,但这也是香港朝全民环保社会转型的重要契机,期许特区政府能有更大的智慧与决心推动政策,让市民能真正做到热爱环保、乐在其中。

 (记者:林昊,分析师:方来牟,工程师:吴悦柠,研究员:林东阳)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