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萃大观

若“飞将军”遇到汉高祖

2024-05-15 11:51:25
李广飞身夺马,智脱匈奴”绘画。(图源:陕西司马迁史记博物馆)
  中评社北京5月15日电/西汉“飞将军”李广,戎马一生,未能封侯,成了怀才不遇的象征。《史记.李将军列传》引汉文帝语:“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若李广遇到汉高祖,真能封万户侯么?

  汉初只有三个万户侯。刘邦称帝,以从未上过战场的张良、萧何为首功:“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他令张良“自择齐三万户”,张良辞谢,遂封一万户。萧何先封八千户,后加二千,也成万户侯。众人推曹参为军功第一,但刘邦认为那只是“一时之事”,不比萧何做后勤的“万世之功”,故虽封万户,功居萧下。

  万户之下,除周勃一人为八千户侯外,是五名五千、六千户侯,包括陪刘邦参加并逃离鸿门宴的夏侯婴、樊哙。夏侯婴随刘邦从彭城败逃时救了刘邦的一对儿女。樊哙娶了吕后之妹,在鸿门宴吞生肉、斥项羽,救过刘邦的命。二位都是最早跟刘邦起事的老哥们儿,身经百战,却都未封万户侯。

  战国以降,政治重实用,英雄不论出身,有战功即有赏。刘邦封赏相当慷慨。比如鸿门宴时项伯以身护卫刘邦,靳强陪刘邦逃回霸上,纪成、周苛、郦食其等于刘邦称帝前牺牲,吕马童等五人在项羽自杀后将他分尸,这些人或他们的遗属后来都封了侯。韩信初见刘邦,说项羽不善用人、吝惜赏赐,无非“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正因刘邦任人唯贤,也愿有饭大家吃,所以屠狗的樊哙、卖帛的灌婴、养马驾车的夏侯婴、替人编竹器奏哀乐的周勃以及低级公务员萧何和曹参都愿为他效力,也都爆发出承平之世不曾有的政治或军事才能。

  刘邦对属下的战功记录极详:斩首多少,俘虏若干,何处攻城先登,何时击溃敌军,每次赏给什么爵位(虽然最初多是空头支票)。司马迁于各功臣传中一一照抄。但中国古代论功行赏,最重开战前的运筹帷幄,然后才谈得上行军、攻城等实地操作。所以《孙子兵法》以《计》开篇,刘邦则延续了这一传统。后世《三国志.荀彧传》裴松之注引曹操《请爵荀彧表》,也说“虑为功首,谋为赏本,野绩不越庙堂。”庙堂是谋划,野绩指战场血拼,故“萧何之土,先于平阳(曹参),珍策重计,古今所尚。”

  可见冲锋陷阵的李广,即使在出手大方的汉高祖麾下,也封不了万户侯。

  那么汉文帝为何不封李广?文帝十四年匈奴入寇,善骑射的李广初次从军就“杀首虏多”。但《史记.孝文本纪》说文帝对待匈奴,通常“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不跟匈奴“硬刚”,也因汉初没钱。贾谊上文帝《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所谓“文景之治”,只是彼时距秦末混战不久,民生凋零,不得已务从清简,与民休息。且文帝在位时内战极少,仅济北王反叛但迅速溃败(李广彼时尚年幼),所以将士少有立功机会。

  文帝死后,刻薄少恩的汉景帝即位。七国之乱,李广随周勃之子周亚夫征讨叛军,战而有功。但因梁王给了他一个将军印,回朝后无赏。景帝不但冤杀自己多年的智囊晁错,后来还给功勋彪炳的周亚夫穿小鞋,最后找了个借口将他下狱,周亚夫“不食五日,呕血而死”。

  汉武帝登基,“以力战为名”的李广也四十开外了,一直在今日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呼和浩特一带率军守边,对抗匈奴,匈奴人称“汉之飞将军”。终于有用武之地的李广却“点儿背”,经常师出无功,或遭遇匈奴主力,两度几乎全军覆没。元狩四年(前一一九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李广六十衰翁,数度请战。武帝嫌他“廉颇老矣”,最终勉强允许。结果李广受到不公平对待,迷路并贻误战机,既惭且愤,引刀自杀。

  李广身经文、景、武三朝,对匈奴的威慑很大,在士卒中威望极高。司马迁见过李广,对他既敬佩又同情。但若论《史记.李将军列传》所载战功,则平平无奇,远不如樊哙、夏侯婴之属的连篇累牍。他运气不好,遇到的几位皇帝或不好战,或小家子气,或看不起老人家。加之他属一线将领,功勋比不过庙算的谋士,所以后世都知道“李广难封”。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李广虽然未曾封侯,却借了司马迁的光,博得后世许多印象分和同情分。王维《老将行》就说“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以另一种方式青史留名,也许连李广自己都不曾想到。

  其实,汉文帝是否真的对李广说过“万户侯”那番话,都无据可查。因为包括《左传》、《史记》在内的中国史书,都喜欢“神预言”的套路。某大人物出场后,总会有人(皇帝、官员、亲戚、同乡、算命先生等等)对他或她说:“你呀,今后会大富大贵(或大倒其霉/连累全家……)!”当然,日后果然应验。所以,也许司马迁只是抒发对李广“惜乎子不遇时”的感慨,让汉文帝做了自己的“嘴替”。而这段话也用轰轰烈烈的时代里慧眼识人、封赏慷慨的帝王,安慰了后世所有“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人,让他们在历史的假设中存了一点希望和精神胜利吧?(来源:大公报)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