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评电讯

中评关注:工联会晤财爷提逾百项财算建议

2024-01-24 00:49:41
工联会代表会见记者(中评社 卢哲摄)
工联会代表会见记者(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1月24日电(记者 卢哲)香港特区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将于2月28日发表,工联会会长吴秋北、理事长黄国及工会代表和立法会议员一行23日与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会晤,就广大劳工、基层市民所关注的8大方面提出超过100项建议,呼吁振兴经济、关爱基层。

  在随后会见记者时,吴秋北表示,工联会在工会和地区早前举办了多场研讨会,收集并整理出对2024 - 25年度财政预算案的建议。工联会认为,2023年,香港经济逐步复苏,实质本地生产总值由2022年按年下跌3.5%,转为2023年第三季按年增长4.1%。同时,失业率也止升回跌,由2022年第一、二季超过5%的高位下降至2023年8至10月的2.9%。新一份财政预算案谘询时提出,以发展促稳定,拼经济、惠民生,一起把经济这个饼做大、做好,让市民能更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方向,符合广大市民的期盼,也与工联会“共建共荣 共享共赢”新时代工运理念一致,所以,工联会以“振兴经济 善用资源 普惠民生 关爱基层”为主题,向政府提出多项建议。

  在振兴经济方面,工联会建议由政府统筹,与商界合作推出更多旅客优惠;推出不同模式的消费券;研究开征“商铺闲置税”,加快经济复苏。在善用资源方面,建议政府融合大湾区内地城市多种优势,积极推动港人“福利可携”、“服务过河”计划,例如津贴港人购买内地医保,帮助缓解香港市民“急难愁盼”。在普惠民生方面,建议政府加强本地雇员培训,提高持续进修基金资助金额;推行家庭及妇女的友善措施释放劳动力;特别关注年青人需要,推出“青年未来居屋计划”等政策。在关爱基层方面,建议重点关注老弱,建议推出长者牙科优惠券,及加大对“社区客厅”的资助等。

  工联会还促请政府瞭解基层的难处,准确认识到在复常的过程中,基层生活未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因此,希望政府在谨慎管控开支的同时,也必须确保社会民生福利得到足够的支援和保障。

  黄国表示,工联会促请新一份预算案加强香港配合“八大中心”定位发展,透过优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培训与再培训,完善人力资源配对,提升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就业技能,做到“学有所用”。要求增拨资源投放于职业培训,做好职业辅导,帮助打工仔适应经济升级转型。

  黄国指出,去年财政预算案承诺研究推出“有稳健回报且手续费低的强积金基金”,保障打工仔女的血汗钱,但一年过去,仍未见宣布或公开研究报告,要求新一份预算案交代进展。

  另外,建议容许法定供款5%以外的雇佣双方自愿性供款,雇员可选择动用其中的一部份用作置业自住,可由公务员公积金先试先行。他举例说明,如一名新制中级公务员,过去20年其额外供款连同累算权益可高达200万甚至更多,既可协助置业,又不会导致楼市复炽。至于“积金易”平台、为低收入雇员代供强积金,十年仍未检讨调整的供款入息上下限,必须加紧“上马”,保障雇员应有权益。

  立法会议员邓家彪建议,政府可透过多重方式派发消费劵,以消费劵与现金搭配使用的方式,提升市民的购买欲,带动本地零售业发展。善用“数码港元”发展契机推出“本地消费优惠电子钱包”作为港人及旅客共用的优惠福利发放平台;推出“日夜缤纷消费券”让港人在本地商户消费指定金额后,政府再按比例派发消费券供下次使用。以及推出“鼓励旅客延长留港时间综合优惠计划”,消费换领住宿折扣券,住宿换领消费及交通优惠券等。另外,建议政府辅助青年上楼,推出“青年未来居屋计划”、“未来房屋基金”等政策。

  立法会议员陆颂雄表示,关注旺区商铺空置率仍高,不利吸引港人及外地旅客消费人流,影响经济复苏步伐。陆颂雄建议政府研究开征“商铺闲置税”,对一段时间内没有营业或出租的商铺加收税款,减少商铺的空置率,促进地区人流;同时加快推动业主出租商铺,压抑租金上升,降低商户营运成本。另一方面,配合鼓励业主减租的税务优惠措施,推动市面加快复常。

  工联会副会长、妇女事务委员会主任梁颂恩表示,政府应提出更多主动有为的鼓励就业措施,充分释放妇女及初老劳动力,推动更多家庭友善政策措施,重点关注妇女健康。建议推出“社区关爱基金”,支援地区组织招聘/配对妇女及中高年人士协助陪诊、送饭、托儿、暂托等。增设“双职妈妈免税额”,刺激已婚育妇女重回就业,为新婚夫妇提供“孕前检查资助券”,以鼓励生育并推广有计划的健康生育文化。

  立法会议员郭伟强说,政府必须尽快全面检讨税制,促进公平分配。建议供养父母及供养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额,60岁或以上免税额增至60000元,并扩大范围至适用于有长者于大湾区内地城市安老的家庭。此外,建议增设外佣免税额,减轻家庭负担。

  立法会议员梁子颖表示,工联会非常重视长者福利保障,建议额外发放一个月高龄津贴和长者生活津贴;并建议调高申请“长生津”入息限额以释放银发劳动力。增加“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计划”名额,增加服务项目,加大资源投放聘请照顾者,同时加强管理服务提供者以确保质素。增设每年不少于2,000元的长者牙科券。另外,建议持续进修基金提升至每人最少40,000元,并将基金涵盖至学员考试费用,以鼓励市民持续进修及增值。

  立法会议员陈颖欣指出,在香港人口老化、产业急需创新转型的时候,更需要壮大青年力量,鼓励青年人在香港扎稳根基,同时放眼大湾区,为建设香港、建设大湾区、建设祖国注入更多的创意和活力。建议增拨4.5千万元成立“帮扶青年就业先导计划”,帮扶青年就业等建议。增拨1亿元为在职贫穷青年提供5,000元为上限的考核费津贴,以及增拨5,000万元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基金,支援各青年及相关团体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更多民间团体共同推广爱国教育。







吴秋北(中评社 卢哲摄)
黄国(中评社 卢哲摄)
工联会代表回答记者提问(中评社 卢哲摄)
陆颂雄(中评社 卢哲摄)
梁颂恩(中评社 卢哲摄)
郭伟强(中评社 卢哲摄)
梁子颖(中评社 卢哲摄)
邓家彪(中)(中评社 卢哲摄)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