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分析|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东亚|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设为首页】【】【中评邮箱

陈水扁执政失败及其根源
  陈水扁自2000年上台仅六年多时间,台湾从一个希望之岛逐渐沦落为失望之岛。六年多来,台湾经济衰退,人民生活的痛苦指数不断上升,台湾社会陷于分裂。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台湾短期内很难摆脱这种困境,不管陈水扁会不会提前下台,其执政失败已经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的事实…
台湾在民主路上崎岖前进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情亢进,「红衫军」终于在双十节「天下围攻」行动之后,宣布战略上的转进;随即国民党也在立法院「二次罢扁」闯关失败后,宣布要与民休息,等国务机要费的司法侦办告一段落,再决定下波动作。虽然还有亲民党力推的「倒阁案」,但在野力量这一波力抗贪腐的大戏,终究快落幕了…
台湾当前的「宪改」动机与疏解之道
  作者认为,台湾的新一轮修宪似正在酝酿。进一步修宪的理由之一是二○○五年修宪后的条文有瑕疵,但用修宪处理宪法上的瑕疵,显示对宪法毫无感情。马英九可能掌权的现实压力,以及立法院选举绿营崩盘的可怕前景,都是修宪的动机;但修宪作为凝聚台湾主体意识的工具,也有持续性的影响…
美国大战略思想及其对台海政策的影响
  作者从美国的大战略思想出发来分析美国的对台政策。根据权力转移理论,保持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分离状态符合美国利益,但这一选择不再占据较高的优先地位。相反,保持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尤其是与中国在诸如反恐战争和朝核危机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上的合作关系已被提升到更高的优先地位。布什政府对美国外交政策优先目标的调整促使许多华盛顿的评论家鼓吹针对台湾的脱钩政策…
中国崛起与国家统一的外部环境
  中国崛起,即中国成为经济高度发达、政治体制效能优越和国家完全统一的现代化强国,无疑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的首要目标,也是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主题。根据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特征,其中又可分为实现完全现代化和完成国家完全统一两大分解性目标或分解性主题。这两大目标和主题相辅相成,互为条件…
未来一年台海局势依然严峻
  过去六年多,台海局势始终处于紧张、动荡之中,甚至濒临危险的边缘。未来一年多,即在二OO八年台湾大选之前,两岸政治僵局难以打破,台海局势可能因陈水扁当局进行“台独”活动导致紧张动荡、甚至引发两岸冲突;陈水扁当局通过“宪改”进行“台湾法理独立”活动,仍是台海局势中最大的危险…
陈水扁现象背后的制度与价值观反思
  台湾民进党原主席施明德带领台湾百万民众掀起了第三波“倒扁”风潮,而台湾的另一个“民主运动捍卫者”龙应台女士表示她不会向施明德捐出一百元。她说,问题不在要不要“这个威望不到膝盖高的‘总统’”下台,而是应该追究台湾怎么会产生而且容许他苟延残喘的整套制度,以及制度背后的人民自己脑里的文化思维。”…
施明德倒扁行动对民进党及台湾政局的影响
  施明德的倒扁行动总部一开始就不希望国民党或任何政治团体介入,避免被简单解读为「蓝绿对抗」,维持倒扁行动的「政党中立」形象,这一波倒扁人气起自百万人捐款,有人声称百分之八十的捐款人来自「泛蓝」,但这个说法尚无任何具体依据,此说不一定可靠;但是,根据一般社会基层接触的经验可知,捐款人应该大多是「城市居民」、「北中部多于南部」、实际担负家庭生计的「四、五年级生」,特别是这个年龄层的人成长于台湾经济快速成长的年代,却要在台湾经济衰退的「扁…
倒扁反腐运动的特点与影响
  施明德等人发起的「九九反贪腐」倒扁运动(「九九运动」),从九月九日进入凯达格兰大道静坐,至九月十五日走出凯道启动「围城行动」。这一连七天的反贪倒扁运动,展现了台湾人民对于陈水扁有关的贪腐传闻极度的不满与不屑。而此一运动究竟代表着何种意涵?诠释出台湾群众运动的什么样面貌?在在都影响台湾政局的变化,以及台湾未来发展的态势…
「面碗效应」与两岸经贸关系的前景
  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得异常迅猛,从「十加三」到东亚峰会,从一系列双边自贸协定到未来的东亚地区自贸协定,进展令人眼花缭乱,正在形成所谓「面碗效应」。在这个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浪潮中,台湾的经济正在被边缘化,这对扁政府的「积极管理、有效开放」政策形成巨大压力…
台湾问题与中国发展的长战略
  作者把台湾问题置于常用的三个层面分析:即短期、中期和长期。在短期层面,最重要的就是危机管理;在中期层面,就是遏制台独,或者维持现状;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就是要追求国家的统一。而追求统一,势必要考虑台湾问题的国际因素。他分析了美日与欧盟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及态度,指出中国应以经济主义的方法处理与美国、日本及欧盟的关系。同时,他认为未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在经济整合中寻找。“深经济、浅政治”可能是未来解决台湾问题的特征…
“扁黑金”:成因及特点全透视
  去年下半年,涉及台湾陈水扁当局的“高捷弊案”、“股市秃鹰案”、“中华电信释股案”、“高铁延宕案”、“林文渊中钢分红案”等五大弊案连连曝光,成为对陈水扁当局黑金政治的第一冲击波。当时,台湾著名学者南方朔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事件不可能到此为止,更多更大的滥权、贪渎、无能、腐化,以及愤怒,必将继续地出现。”…
台湾政治发展的危机与转机
  虽然施明德前主席是不是属于泛绿,可能各有解读,尤其2004总统大选时大概不是投阿扁一票的,但的确在亲绿学者倒扁不成,转进民间社会之后,又燃起了新的火花;加上民盟九月九日起义,这个秋天,台湾街头会是相当热闹的。至于这些街头行动剧能否达到倒扁的目的,尚未可知,不过的确铺陈了一个新的舞台,酝酿出蓝绿之外的第三势力。尤其在泛蓝政党不愿意再主导倒扁运动,马英九主席因为罢免案不成…
罢扁案对台湾政局的意义与影响
  作者指出,此次罢扁案的推动,民进党受伤最重,国民党小受波及,亲民党及台联党获利最大。陈水扁虽然靠着民进党的护航及族群牌而过关,但其个人的声望及公信力已在多数台湾人民的心中降至谷底;政治上的罢免案虽未通过,但在多数选民心中的罢免案已实质通过。在失去了人民与党内菁英尊敬与信任后,陈水扁已经跛脚;今后在内政、外交及两岸关系上,即使他想要刻意有所作为,甚至是挑起两岸的对立,号召力恐怕已甚为有限了。…
当前台弯政治发展评议
  近来台湾政局发展主轴环绕在「倒扁运动」的转折起伏。随着立院「罢免案」表决结果揭晓,蓝绿政党虽在「力推倒扁」与「政权保卫」的攻防大戏里暂画句点,但随着新一波亲绿学者与社运人物的挺身声讨,终在《民主政治与台湾认同的道德危机》连署声明里掀起了反扁高潮。…
「经续会」对于两岸经贸发展之影响
  二○○六年七月二十七至二十八日召开的「台湾经济永续发展会议」(简称「经续会」),希望针对台湾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长期性、结构性问题深入探讨,并拟定未来台湾经济永续发展的总体策略及做法。在会议准备、分组讨论期间,对于两岸经贸议题衍生极大争议。「经续会」对于未来两岸经贸发展之可能影响,值得观察…
「扁门案」的美国因素
  针对最近几个月闹得沸沸扬扬的「扁门案」,台湾的反对党已于二○○六年六月十三日成功地在立法院让罢免案成案;在立法院审查之后,定于六月二十七日投票表决,其中美国因素无疑也是关键因素。「扁门案」发展至今,美国有功有过;但如果美国只知道照顾眼前的小利益,却未提醒台湾人民诚实、司法公正与民主的真谛;也不明白告诉台湾领导人:「民主化的过程中可以犯错,但绝不可以耍无赖」,那将是美国的失职……
蓝绿僵局:台湾政局的评估与发展趋向
台湾因为罢免陈水扁的案子闹得政情喧腾,蓝绿双方杀红了眼,各自动员群众走上街头。蓝营把陈水扁家族人像当成标靶,像足球踢来踢去,多次应声倒地,以响应世界杯足球赛的热潮;绿营更绝了,祭出一串九根香蕉,暗喻马英九伤害台湾人,于是拿起镰刀「喀嚓」一声,将这九根香蕉拦腰斩断,以示力挺陈水扁的决心。双方你来我往,却让台湾陷入没完没了的僵局之中……
未来两年民进党大陆政策前瞻
  自今年初陈水扁宣布「终统」以来,台湾岛内的局势瞬息万变,令人目不暇接。受此影响,两岸关系也在明潮与暗流的交互激荡中蹒跚前行。由于陈水扁因贪腐弊案引发执政危机而被迫「放权」,以及随着○八年大选的日益临近,其对两岸政策的主导权已日渐式微,民进党大陆政策的调整已势所难免……
台湾政党生态面临重组
  在未来两年中,由于三项因素的影响,台湾政党生态将面临巨大变化。这三项因素是:第一,由第七次修宪带来的选制改革的冲击;第二,各个政党及其领导人在最近这几年的表现;第三,各个政党内部关系与友党关系的变化。但有意思、也令人担心的是,虽然政党实力消长互见,但却不影响台独意识在台湾的稳步成长……
   共1177条﹐第57/5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转至第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