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评析
2017年3月号,总第231期

以长时段理论观察台湾问题内外因素的演变与趋势
胡凌炜(上海)
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
两岸协创中心教授
  台湾问题始于国共内战,然而台湾问题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掺杂了复杂的岛内因素与外部国际因素。2016年台湾问题涉及的内外因素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从台湾问题涉及的岛内因素分析,随着民进党赢得领导人与“立法委员”“二合一选举”,民进党实现了从行政到立法的全面执政,成为台湾政坛的第一大政党,台湾政坛发生结构性改变。同时,民进党执政后拒绝接受两岸曾经达成的“九二共识”,以及“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意涵,台湾当局多年奉行的两岸政策因民进党执政而发生根本性改变;从台湾问题涉及的外部因素分析,作为台湾问题涉及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美国因素在特朗普赢得大选之后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特朗普当选后不仅与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通了电话,使用了台湾“总统”的称谓,并且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我充分理解‘一个中国政策’,可除非我们与中国在包括贸易等其他方面有利益交换,我不懂我们为啥非要被这个政策限制住。”台湾问题的内外因素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是因为美国与台湾分别发生政党轮替产生的偶然性结果,还是反映了台海局势面临了深层结构性的变化?这是值得进一步观察的课题。 

  按照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的的第二代代表人费尔南.布罗代尔提出的著名的长时段理论,认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起长期的决定性作用的是长时段历史,即结构”。“只有在长时段中才能把握和解释一切历史现象。长时段是社会科学在时间长河中共同观察和思考的最有用的管道,也是各门社会科学可能使用的共同语言”。运用长时段理论来观察2016年台湾问题涉及的内外因素的变化,有助于从结构层面深入瞭解台海局势正在发生的深层变化。……
(全文请参阅中国评论新闻网: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