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思考
2023年7月号,总第307期

海峡两岸“三农”交流与合作:框架变迁与发展效应
李海燕(广州)
广州大学台湾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教育学院教授
伍晓军(广州)
广东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摘要】本研究通过回溯海峡两岸“三农”交流与合作的历程、成就,因应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目标,探讨了两岸乡村振兴相互借鉴、融合发展的可行方向,以期共同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增进两岸民生福祉,夯实民心融合基础。

  农村农业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基础。中共十九大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基础上提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其中农村治理现代化涵盖农村、农业、农民(简称“三农”)多领域,乡村振兴战略更使广大农村成为中国发展的新热土。“二十大”进而提出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内在要求、以和平发展为特征路径的中国式现代化,并明确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促进和平统一的目标,亟待两岸农村治理相关利益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当前两岸“三农”交流与合作的效益和问题予以反思与改进。本研究通过2018-2021年对两岸“三农”各5次共10次的田野调研,基于对台湾地区38位相关人员(包括台湾地区各级农渔会管理及产销班代表14人,农田水利会代表3人,涉农学者6人,各级农业主管部门代表5人,农业合作社代表2人,农企代表4人,涉农协会学会代表4人)和大陆地区35位相关人员(大陆各级农业部门代表6人,各级台办6人,在陆台农台企代表7人,学者5人,村镇和农民代表8人,农企代表3人)的访谈,梳理了两岸“三农”治理的历程与效益,深入分析其发展需求及存在障碍,以期探索未来交流与合作可行方向。…… 
(全文请参阅中国评论新闻网: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