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导读
2005年7月号,总第91期

  “中国龙将吸干全球物资”,美国权威的“地球政策研究所”向世界发出这样的警告。确实,中国的迅猛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能源及其它各种资源的供求关系失调、价格飞升状况,令世界各地的政要们大伤脑筋:中国如继续按照西方引以为自豪的消费型经济模式发展下去的话,三十年之内,全球资源将无法满足仅仅是中国一国的需求!换言之,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势必要…
  (更多......)


智囊阔论
 
循环经济:中国经济发展必由之路 杨春平(北京)
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国穿越“资源高山” 邵锋(北京)

焦点传真
 
从战略高度看中日关系 余永胜(南京)
中日关系:僵局与不确定的未来 晋林波(北京)
日本的战略取向与中国的应对 唐淳风(北京)

政治观察
■美朝之争:重启六方会谈的吊诡
王飞(北京)
时代思潮
■中国的发展出路在海洋
张序三(北京)
■纪念郑和:传承中华文化特色之「和平海权」的崛起
刘达材(台北)
■世界的郑和与中华新文明
吴京(台湾)
社论
■连战评说
本刊编辑部
政经访谈
■汤世保:将钦州建成联通中国西南与东盟的物流中心
王平(香港)
■台湾航空业的大陆梦
罗祥喜(香港)
观察与思考
■解读「台湾意识」的三种形态
屈从文(北京)
经济纵横
■深化改革需要培育新的利益主体
张李节(北京)
军事天地
■先发制人:布什主义的国家及情报战略
逯艳若(洛阳)
任国军(洛阳)
今日名流
■一代哲匠 功莫大焉
王辛(北京)
两岸四地
■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前提与前景
盛九元(上海)
■泛蓝整合前景探析
鞠海涛(北京)
香港触角
■曾荫权,如何超越自己
郭载丰(香港)
莲系中华
■从“历史资讯学” 探索 “七下西洋”模式
黄枝连(澳门)
思想者论坛
■两岸关系:机遇与挑战
主持人:赵建民(台湾)
评论员:高 辉(台湾)
    郭伟峰(香港)
    颜建发(台湾)
    周建闽(香港)
    张五岳(台湾)
国际视野
■美俄博奕牵动大国棋局
杨鸿玺(北京)
政魁解剖
■伊拉克总理贾法里:集多重身份于一身
刘月琴(北京)
言论广场
■中国抗日战争:十五年 VS 八年
倪海宁(洛阳)
香港论语
■曾荫权的历史责任和挑战
刘思路(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