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2024年楼市十大忠告
http://www.CRNTT.com   2024-01-10 11:09:18


  中评社香港1月10日电/大公报报导,据祥益地产总裁汪敦敬分析说,今年是笔者连续第17年撰写楼市忠告:

  1.2023年楼价下跌并非泡沫爆破

  近10年香港房地产市场在特区政府“楼市辣招”之下,并不可能存在太多泡沫。其中当然没有借贷泡沫。在市场情绪上,过分悲情反而令市场出现“负泡沫”。2023年楼价下跌只是一个由低通胀、高定期息口、悲情充斥格局下引发大部分购买力被冻结的特例而已。

  2.资金泛滥其实更趋严重

  人人浸淫在悲情之中,却忽略了另一财富实力变得空前强大,这就是现金流日益“爆棚”了。截至11月份的中国M2(流通中货币包括流通中的数位人民币,加上机构的存款及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创新高,达291.2万亿元人民币,亦是美国的两倍。而香港11月份的M3(公众持有的货币,加上认可机构的存款及可转让存款证)也破了新纪录,逾17万亿港元。其中,定期存款逾9万亿港元,存款/GDP比例超400%,是全世界拥有最多现金占比的城市之一。

  3.息口走势改变大局

  人们只留意供楼的按揭息率,但入市买楼也有压力测试及入息比率。供楼上的负担虽然会因加息而增加,但不会有结构性改变,反而定期存款可冻结市场上绝大部分购买力。过去两年时间里,高存款利息配合低通胀将市场近4万亿港元资金冻结在银行体系内,居民增加定存比例的确拥有不错收益,但随着有关因素的改变,空前庞大的购买力将做新的决定去改变大局。

  4.通胀回升将推动经济

  2023年初,内地及香港都面对疫情后可能出现的高通胀,甚至滞胀。结果我们不单止保持经济增长(内地去年三季度GDP按年增长4.9%,香港是4.1%),更成功将通胀减至低水平(内地-0.5%、香港2.6%)。外界认为内地进入通缩(物价下降,经济不活跃),笔者则不同意,因为我们仍能掌握到足够的经济增长。未来内地政府可以透过提升通胀、如2%左右去推动经济。若通胀真的上升,会令定期存款吸引力大幅削减,不少购买力容易恢复回到市场去。

  5.悲情不会长期蹂躏香港

  市场上的确经常会被负面情绪影响,但绝少影响长远趋势。虽然2023年的悲情好像摧毁了市场的一切,令人们也跌入“长远低迷的错觉”之中,但所谓悲情其实并没有影响市场的结构,因此亦不应该影响市场本来的长远发展。

  6.楼价跌绝不等于解决了楼市问题

  楼价跌肯定只会增加经济的问题。成交减少,并没有增加到拥有物业的人数,所谓楼价下跌只是走了一趟浑水。楼价跌得太多,发展商无利可图,供应链就会停顿。短线来说,对特区政府财政收入不利;长远来说,供应断层亦会令价格长远更容易急升。另一方面,楼价下跌的同时建筑成本上涨却没有停过,于是地价占建筑成本的比重已经愈来愈少。楼价低迷,发展商继续要面对比以前更高的息口,于是入市审慎、无人起楼。这怎会是一个正在改善的楼市?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