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 
中评青年论坛:港台青年高雄论未来
http://www.CRNTT.com   2017-09-26 00:09:03


中评智库基金会联络部主任林艳(中评社图片)
 
  中评智库基金会助理研究员兼分析师秦正阳指出,香港回归二十年来社会越来越政治化,政治越来越走向街头化,而参与政治运动的则大多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依赖社交媒体与网路,言论自由背后是言论品质的低下,年轻人在充满非理性认知的舆论环境中完成了政治社会化,也在其中培养起对于民主等普世价值的不求甚解的、庸俗化的迷信。一小部分年轻人甚至为香港未来开出独立于中国的错误药方,不仅违背了宪法与基本法,也毫无现实可行性。且与真正解决香港问题症结背道而驰。未来急需推动内地与香港的融合式发展,鼓励香港年轻人北上寻求更大发展空间,并在香港进行教育改革。

  中评智库基金会助理研究员兼分析师张爽认为,随着两岸民间交流加强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认知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越来越多具备专业技能的台湾青年在亲自来过大陆之后,能够对大陆做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两岸年轻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背景趋于相似,彼此之间的共同语言更多,更容易实现相互理解;互联网降低了两岸青年的沟通成本,两岸青年随时随地都可以触发沟通,交流的延续性增强。青年人的交流融合可以以文化为媒介来联通,通过“共同参与”构建共同的精神世界,逐步实现两岸三地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高雄师范大学学生王成僖表示,台湾与中国大陆存在诸多不同的地方,这些隔阂就是两岸交流上的障碍。类似英国与美国虽然都说英文,但是双方无论是腔调与用字都有诸多不同,但这也产生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美国演员扮演了英国角色时,英国腔讲得是否标准就是检验演员演技的一项指标,反之亦然,因此互相尊重对方文化应该是未来双方交流的重要前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