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
http://www.CRNTT.com   2019-12-26 08:02:25


 
  彰显民族性与时代性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达到一定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坚实精神支撑和强大道德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熔铸于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在内容上彰显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基因更好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是鼓舞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奋斗旗帜,是推动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爱国主义的价值理念,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引导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自觉报效祖国,具有重要意义。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承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要深化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民族近代史、中华文明史教育,弘扬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思想和观念,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品德、优良作风等红色基因,寓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之中。要继承和发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谱系。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引导人民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增强爱国意识和家国情怀。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国家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了中国精神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反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根基,体现了繁荣、进取、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彰显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相融相通,成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这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感召力和说服力。要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念,倡导“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孕育伟大”的理念,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优秀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梅岚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