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香港须对接内地抗疫机制
http://www.CRNTT.com   2021-10-18 12:36:03


 

  即使特区政府推行“香港健康码”和电话实名制,但如只限于欲出入内地的香港居民使用,那么,香港仍无法达至“清零”。需要说明的是,“清零”不是以多少天没有新增本地新冠病例为标准,而是在“清零”后,一旦发生本地病例,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流调溯源及时阻止疫情扩散、迅速恢复“清零”。10月8日,香港中止逾50天的本地“清零”纪录,又发生一起本地病例而且不明源头,便证明过去一个多月香港本地“清零”不是完整意义的“清零”。

  如果“香港健康码”和电话实名制仅限于欲出入内地的香港居民,那么,没有接受“香港健康码”和电话实名制的香港居民必须占香港人口小部分,否则,偌大一个不受特区政府防疫系统监测的“黑洞”,会妨碍香港与内地“通关”。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特区政府有关人士公开表示拟实施“香港健康码”后数日,香港美国商会会长早泰娜(Tara Joseph)向媒体批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抗疫采取“清零”政策,犹如断绝与外国联系,担心会破坏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早泰娜称,曾多次向特区政府表达忧虑,却如同对牛弹琴。早泰娜声称,目前虽未见大型美资企业撤离香港,但在如此严格的检疫规定之下,企业面临经营困难,难以吸引人才来港,部分美资企业已研究将一些部门调离香港。

  通关是经济复苏大前提

  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要挟,是美英等若干西方国家政府及其在香港的代理人所惯用伎俩。两年前为阻止特区政府修例,他们使用的是这一伎俩。为阻止香港与内地“通关”,他们还是使用这一伎俩。然而,特区政府在香港与内地“通关”上已作出判断,必须优先于香港与外国“通关”。道理很简单,如果香港当前经济衰退无法摆脱、民生困难无法纾缓,那么,其他长远考虑缺乏基础性条件。

  香港美国商会会长是在企图阻挠特区政府实施“清零”模式而未果、并对此失去信心的背景下,才选择向媒体披露并对香港发出美资企业可能撤离香港的警告。

  君记否?今年7月16日,美国国务院、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土安全部首度就香港发出商业忠告,称包括香港国安法在内的北京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动作增加在香港营运的美国企业的风险。当时,香港美国商会及其会长的反应是,公开表示香港仍是美资企业营商的好地方。而今,其改变腔调,反证特区政府正在做对的事。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