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网评:台湾“泛主权公投”政治阴谋与危害
http://www.CRNTT.com   2018-06-20 00:24:41


 
  “公投修法”埋下乱象之源

  可以说,从“公投修法”一开始,这一议题就成为“独派”和蔡当局相互施压、配合与利用的政治工具。双方在其中各取所需,也试图去影响和控制对方。不过,蔡当局虽为民进党当权派,但在欲拒还迎地下修了“公投门槛”之后,就很难去阻挡“独派”利用这股力量对蔡当局政治路线的绑架与裹挟。这从“修法”内容可以看出:

  “公投门槛”降低表现在:其一,提案、连署门槛分别降低数十倍、数倍到1879人和28.2万人,同时许可网络连署;其二,“双二分之一通过门槛”也改为有效同意票多于不同意票,且有效同意票达投票权人总额四分之一以上的宽松标准;其三,投票年龄由20岁降至18岁;其四,废“公投审议委员会”而改“中选会”为主管机关,同时赋予“行政院”发动“公投”的权利。

  这样的“修法”内容,为“公投元年”的事态发展至少埋下了三个伏笔。

  一是为各种极端、争议性“公投案”解除了制度性障碍。

  二是主导和控制这股能量,为其政治目标服务。

  三是为政党进行民粹政治动员的留下后门。

   “公投”不容忽视的政治效应

  很显然,在两岸关系愈发紧张、政治互信脆弱不堪之际,民进党策动、鼓动一系列“涉主权公投”,无疑是又一次给两岸关系埋地雷,也体现了该党敌视、对抗和报复大陆心态,以及以加快“渐进台独”脚步攫取政治利益的投机思维。不过,这些举措并不能被简单视为旁门左道的政治算计,每一次“公投”的提出、讨论和付诸行动的进程,都会对岛内的政治和社会氛围产生微妙的影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