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专论:抵制日货究竟是目的还是手段?
http://www.CRNTT.com   2012-10-11 00:42:22


  中评社北京10月11日电(特约评论员 乔新生)由于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起事端,中国朝野各界掀起了抵制日货的热潮。中国商务部负责人公开表示,对于中国公民理性抵制日货的行为表示理解,中国官方新闻媒体发表评论,认为经济制裁将会使日本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国正在充分利用自己的经济影响力,迫使日本政府正视现实,反省自己的侵略历史,采取实际行动回到正确的立场上来。然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表达运动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一些新闻媒体公开发表文章,认为如果中国对日本扣动经济板机,那么,日本经济将会倒退20年。还有一些批评者公开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应当把经济制裁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

  坦率地说,此次钓鱼岛事件的发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日本著名的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公开募捐“购买”钓鱼岛,拉开了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争端的序幕,而日本政府推波助澜,由政府出面“购买”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则使得这一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从必然性的角度来看,由于日本国内政局陷入混战状态,日本政客为了转移公众的视线,借此机会在钓鱼岛的问题上大做文章,从而使钓鱼岛问题成为影响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棘手问题。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立场,并且采取一系列法律措施,捍卫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

  不仅如此,中国企业和公民自发采取的抵制日货行为,使得日本的产业界切身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他们不得不考虑今后在处理中日两国关系方面,究竟该如何向日本政府提出建议。如果日本产业界充分意识到钓鱼岛事件在中日两国关系发展中的重要性,敦促日本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大局出发,缓和矛盾,通过谈判解决问题,那么,中日两国的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不会受到实质性损害。反过来,如果日本的财团一意孤行,继续支持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强硬的立场,那么,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必将遭受重大打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专论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