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社评:西方并不瞭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
http://www.CRNTT.com   2024-01-23 00:03:03


 
  任何情况下,分配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要建立公平的社会资源配置体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这一点与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本质的不同。当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在世界各地掠夺财富的时候,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发家致富。中国依靠劳动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中国的“人口红利”显得更有价值。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正积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争取依靠“人才红利”,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之所以召开工程师表彰大会,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这样一种崇高的信念,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依靠资本掠夺财富。中国依靠培养工程师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中国是一个石油天然气匮乏的国家。为瞭解决工业化发展所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中国自觉地走上了新能源发展的道路。通过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潮汐发电、地热发电、水力发电、原子能发电,中国成为新兴的能源大国。中国已经成为光伏发电设备出口大国,中国制造的风力发电设备享誉海内外。中国在地热资源开发方面,大踏步地前进。中国在水力发电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建造最好的水力发电站。中国在核聚变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中国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实现电力的充足供应。

  中国面对资源匮乏,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奋发图强,依靠新的能源技术,实现产业转型,经济快速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通过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产业,出口不断增加,能源结构更加合理。中国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发现了新商机,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开发新的产品。

  其次,中国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中国不仅成为150多个国家的贸易伙伴,而且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纲领性的政策主张。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安全倡议、发展倡议、文明倡议,契合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积极响应。中国在对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团结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与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作斗争。

  中国不会屈服于美国的压力,放弃自己的产业政策。中国也不会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损害其他国家切身利益的基础之上。不少学者把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当年日本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相提并论,认为中国不仅面临“资产负债表衰退”,而且面临着美国史无前例的遏制政策。当年日本在美国的压制下,被迫改变“贸易立国”的立场,减少对美国的出口。1989年美国与日本签订的《半导体保障协定》,美国迫使日本放弃半导体产业的知识产权,日本半导体产业整体陷落。2018年东芝公司更是将自己的半导体业务出售给美国,到今天日本东芝公司不得不宣布退出股票市场。从昔日的半导体“帝国”,变成普通的电子公司,东芝公司成为美国新殖民主义的牺牲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