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社评:应重视青岛三台会上的“隐藏议题”
http://www.CRNTT.com   2018-08-01 00:02:17


 
  第二个是关于陆委会主委陈明通近期华府演讲的讨论。陈明通的华府演讲,被岛内一些学者解读为“释放善意”、表达“民族共同记忆”与“两岸历史连结”等,近来也在两岸智库学者内部引发议论,这样的议论也延续到本届青岛“三台会”。不少学者指出,陈明通在演讲的前半部分的确“试图表达一些内容”,但问题在于后半部分打“民主牌”,对大陆政治体制的批评,特别是在“习连会”后在美国人面前发表这些评论,既“大错特错”又“错上加错”,完全抵销掉了尝试对大陆释放的“善意”。

  当然,也有一些台湾学者认为,陈明通华府演讲前半部分是“讲给大陆听”,后半部分“讲给美国听”,希望大陆正面解读“讲给大陆听”的部分,并赞同演讲中两岸“不设前提”沟通对话的提议。但有学者指出,蔡当局“亲美联美”、“拒统抗陆”的战略倾向已经完全清晰,并且转化为一系列实际动作,在这个大背景下,再谈陈明通华府演讲是否对大陆“释放善意”已经毫无意义。不过,由于陈明通在担任“陈教授”期间与大陆涉台学界多有接触,大陆学者纵使可以正面理解“陈教授”的初衷,但很难认同“陈主委”的善意。

  第三个是关于中美关系战略走向的讨论。诚然,本届“三台会”上讨论涉台问题的“美国因素”与美台关系,是一大重点话题。但是,会上发言与会议论文多半聚焦于美台互动,特别是深入探讨台湾当局打“美国牌”与美国政府、国会及军方打“台湾牌”的内在动机、政策逻辑、事实影响与前景走向,而在即兴发言与会后交流中,则进一步讨论了当前中美关系,特别是贸易战与美欧俄关系调整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影响。

  普遍来看,学者对中美关系今后几年转向对抗性、斗争性为主的前景均有所预期。有学者直言中美“已经完全落入修昔底德陷阱”。有学者指出,特朗普一方面发动对华贸易战,另一方面拉拢欧盟、俄罗斯,与朝鲜改善关系,积极在“印太”布局,很明显看出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中国需要高度警惕美国“联俄制华”。还有学者认为,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是实力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今后几年对于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若能成功“爬坡过坎”,则将抵达民族复兴的胜利彼岸。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