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社评:岛内反中民意“主流化”的警讯
http://www.CRNTT.com   2020-03-03 00:00:56


 
  汪道涵先生早在20年前,就深刻总结出“求和平、求发展、求安定、求身份”是台湾的主流民意。事实上,前三个“求”放之四海而皆准,代表了台湾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朴素期待,而两岸交流合作、良性发展也的确能保障台海和平、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这是连民进党都不敢挑战和否认的。但第四个“求”,即“求身份”,正是因为困扰两岸关系的深层次矛盾无法解决,成为了当前反中民意“主流化”的推动力。

  如何看待“求身份”,就涉及到对“台湾意识”概念的理解。大陆领导人曾经定调,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并不等于“台独意识”,但大陆一直有人认为台湾意识就是“台独意识”,而绿营也千方百计将台湾意识与“台独”挂钩。不过,需要注意到的是,经历20多年来台湾选举政治社会化影响,岛内现有的“台湾意识”似乎已经与“中华意识”彻底割裂开来、日益对立起来。新一代台湾年轻人中,虽然大部分人并不排斥“中华民国”一系列符号象征,但这些符号背后的叙事却完全去脉络化,即“去中国化”,而民进党正是以此为基础建构出一个“中华民国台湾”的概念,这就是选后赖清德“中华民国新生论”与蔡其昌“民进党接手中华民国论”的潜台词。

  中华民族是具有广阔胸怀与博大包容性的命运共同体。历史一再证明,征服与恐吓只会带来更深重的切肤之痛。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根本因素在于大陆自身的发展与进步。面对岛内反中民意“主流化”的危险倾向,面对如此充满对抗性的“台湾意识”,恐怕还是需要战略定力与历史耐心,以融合发展为路径、以心灵契合目标,逐步弥合裂痕、抚平创伤。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