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纽约时报“挺菲”文章让菲律宾人尴尬沉默
http://www.CRNTT.com   2023-12-19 10:44:54


(来源:“伍之管见”微信公众号)
  中评社北京12月19日电/据“伍之管见”微信公众号报导,近日,菲律宾政府邀请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记者,搭乘三艘公务船试图侵闯中国黄岩岛邻近海域。中国海警依法采取必要措施,使用高压水炮予以驱离,现场操作专业克制、合理合法。

  事件发生后,《纽约时报》也按计划“交差”,刊发文章“力挺”菲方,试图把中方塑造成“霸凌者”,在国际舆论上为菲方博取更多同情,向中方施加更大压力。

  这种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的叙事方式,在西方媒体自己看来又是一次“成功”的议题设置。

  但细读文章,却好像哪里不对劲。

  文章第8段详尽描述此次航行的细节,称船只从菲律宾西部巴丹省的一个港口出发,在波涛汹涌的公海航行了18个小时后抵达斯卡伯勒浅滩(即我“黄岩岛”)附近。

  仔细对照中英文两个版本,《纽约时报》的稿件都把从菲律宾吕宋岛到中国黄岩岛的这片海域称为“公海”(high seas)。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定义,公海是指不包括在国家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内的全部海域。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任何国家不得对公海主张主权。

  难怪菲律宾方面读到这篇文章都要“男默女泪”。

  合着菲方过去这么多年、花了这么多钱、养了这么多人,一直在极力塑造的所谓“南海主张”,被《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就给否决了。

  文章发表后,《纽约时报》没有给出任何解释,菲方也只好假装“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