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朝鲜日报:美韩需以切实办法消除“误解”
http://www.CRNTT.com   2007-04-20 09:48:48


  中评社香港4月20日电/韩国《朝鲜日报》发表社评说,美国佛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发生一天之后就成了我们的问题。“去美国留学的孩子们将不会好过”,“美国签证免签问题是否泡汤了”,“若去美国旅游遭到恐怖袭击怎么办”,“与美国商定的FTA是否被取消”……从不管紧要的签证问题到忧虑过分的FTA问题,人们的担忧无所不及。

  当然,这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因为犯人被证实为韩国人赵承熙后,在美国网路接连不断地登载充满仇恨的博客。“不可理喻的韩国人,让他们完蛋吧”,“在韩国是年轻男人必须服兵役参军或当员警,因为是这种环境才出现这样的人”,“我在韩国呆了5年。我看到韩国政府在学校怂恿‘反美主义’。应该给韩国大使馆写信立即制止这种作法”。这些博客有不知情乱发议论的,也有从外国人的角度放大看可以理解的。时下韩国人因怕被美国指定为“危险的异邦人”而感到不安,正如阿拉伯人在911后被受到无情的检查,以至人权被侵犯。尤其是对赵承熙纹在臂上和写在笔记本上的“伊斯迈尔AX”一词的疑团使人们的不安心理进一步加剧。首次报导该词语的芝加哥论坛报创下了历史最高点击纪录,美国人青睐的检索网站ask.com等有关赵承熙的短文以几分钟为单位不断地翻新。

  社评说,对“伊斯迈尔AX”有各种说法,有说该词语意味伊斯兰教徒的祖宗伊斯迈尔(他的诗句中有“我生于昨天,死于今天”的句子),也有说是基地组织作为大规模屠杀的根据祭出的“伊斯迈尔之刑”(神的处刑),也有说是前恋人的男朋友的名字。

  当谁都知道的有名事件,但如果没有具体资讯时,传闻就像原子核一样进行分裂。美国的一些线民组合“韩国人、反美、枪击事件、伊斯迈尔AX”进行推论。于是推论出赵承熙在网上接触伊斯兰教,可能最近改信,“伊斯迈尔AX”是他受(巴勒斯坦运动家)巴尔古提旨意的证据。(boingboing.net)

  在“科伦拜恩高中枪击事件”的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中,导演迈克尔-摩尔指出,在世界上武器最多,安全保障又最彻底的美国,发生最多的恐怖事件,是因为美国人从西部开拓时期开始就有的对‘外人’的过分的恐惧。继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发生了佛吉尼亚理工大学血案等各种恐怖事件,看来美国人的误会和恐惧只能越来越厉害。

  社评说,对陷入恐惧、警惕外人的普通美国人说些“你们在政治上不正确”的话没有意义。问题是这种误会和不信任可能会演变成对韩国人的不当行为。备感冤屈的韩国人的反美感情会更加高涨,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但英文博客中也有这样的文章“如果是白人开的枪,人们会说这是一个疯子。可在凶手是韩国人的事实被曝光的瞬间,就成了人种问题。希望这件事不要牵扯到愚蠢的人种主义”“加拿大的田径选手本琼生在奥运会(1988年)上摘金时,他是加拿大的英雄。但当涉嫌服用兴奋剂时,他就成了牙买加人。说赵承熙是‘韩国国籍’就是基于这种心理,既‘美国人不会犯这样的罪行’”(digg.com)

  社评认为,杀人的不是枪而是人。同理,令人恐惧的不是已经发生的事件,而是由此引发的更大误解。看来,美国和韩国需要以切实可行的办法消除“误解”这一新的危机。 


    相关专题: 美国发生史上最血腥校园枪击事件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