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澳门日报:美校园枪击案値得省思
http://www.CRNTT.com   2007-04-20 10:14:13


  中评社香港4月20日电/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卅三人死亡枪击案,震惊全美,轰动全球,连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向布什总统发去慰问电,更不用说由于疑凶是韩裔学生而备受韩国社会的高度关注。

  随着疑凶赵承煕自拍录像、信件的公开及其平时校内行为的曝光,案情和案发背景转趋清晰。对于疑凶的杀人动机,其冷血嗜杀心理性格的形成,学校在凶杀案中的迟缓反应,美国枪支的泛滥,美国传媒报道中的偏差,都成为关注点,引来人们的省思。

  澳门日报今日发表社论说,枪击案的原因,显然比单纯的感情纠纷复杂得多。在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寄出的自拍录像中,赵承煕用充满仇恨的眼神发表了他的“多媒体宣言”,录像中充斥仇视“富人”和扬言报复的话语;赵承煕遗在宿舍的留言中,也透露了他对学校里一些有钱人子弟作风的强烈不满,骂他们放荡败德、狡诈,是骗子。他在字条上写着:“是你们使我这样做的。”他将杀人报复形容为“被迫”,是为了“启发弱势社群与无助者”。宣泄对富人的强烈不满,成了赵承煕的杀人动机。但这种极端行为,无论如何都不可接受和不可原谅,尤其所杀的都是无辜者。

  但从仇富到实施屠杀计划,这个演变过程相信是心理学家最想了解和硏究的。一名去年就读弗工大的学生透露,崇尙暴力的赵承煕编写过一个剧本,内里就有以掷锤子和以电锯施袭的情节(他寄出的照片也有拿着锤子的)。在另一剧本内,赵编写了关于学生幻想跟踪和杀死一名曾对他们性骚扰的老师。这些都表明,赵承煕的杀人图谋早就藏于心内,并有所表露。只是,其异常心理表现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更未有人建议校方采取适当防范措施。当赵把威胁杀人的持枪照片寄出时,已是他实施计划的时候了。

  据报,授课老师曾建议赵去做心理谘询,案发后警方也发现赵曾服用过治疗抑郁症的药物。这说明,药物并未能治好他根深蒂固的“政治抑郁症”。

  据报道,赵的枪击进行过两次,当第一次杀死两人后,曾离开第一作案现场,去邮局投寄他的上述包裹,花了一小时四十五分钟后才返回第二作案现场。按理,校方与警方应有足够时间追凶或采取紧急手段阻止凶徒再度作案,可惜未有做到,这是众多受害者家属最不满的。反应缓慢导致更大悲剧发生的深刻敎训,値得记取。

  社论表示,冷血屠杀固招齿冷,舍身救人则让人肃然起敬。身堵枪眼勇救学生的七十六岁的以色列敎授利布雷斯库,在他身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将受人们永远怀念。

  每有校园枪击发生,美国宽松的枪支管理制度必遭诟病,脱不了“帮凶”的关系。以弗州为例,法律规定每人每月最多可购一支枪;有牌照的,每月还可多买一支。据美国司法部估计,目前全美国私人拥有的枪支几乎平均人手一把,每年发生的枪击事件多逾百万起。民间枪支泛滥,当局政策依然。此无它,因涉及军火商的重大商业利益。 

  社论认为,这次枪击案,相信华人是最先关注的一群。只因美国个别传媒在案发开初就报道疑凶是“中国留学生”,使中国人蒙羞了好一阵子。情况不明便胡乱报道,是不负责任,有违新闻职业道德。这种报道如果不是因为粗心大意,便是政治偏见,戴着有色眼镜,应该受到批评指责。中国外交部要求美有关方面消除失实报道引起的恶劣影响,理所当然。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