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常委王岐山/个性不逾矩 临危堪大用
http://www.CRNTT.com   2012-11-16 11:13:01


 
  就在是次会议召开前,一场“全国改革者大会”的召开就招致了中央领导批评。此时开会,非常扎眼。王岐山能在这样的风险之下,推动这次会议的召开亦是具有相当的魄力。但在今天看来,是次会议的举行也是踏准中国改革的脉络。1984年的莫干山会议也成了一代改革人的共同回忆。

  在广东,王岐山雷厉风行,将广国投破产关闭。虽然在当时看来,这一举动颇为大胆。但是分析来看,此举又暗合政府治理的趋势。王岐山此举一改政府替国有金融机构背书的模式,将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厘清。他表示,一个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就是“让赢家赢,让输家输”。

  王岐山在规则的框架内,巧妙的突破着。

  果敢性格 临危堪大用

  仔细梳理发现,王岐山的晋升轨迹,前半段踏着中国改革的脉络,而后半段的仕途征程则随着危机治理的经历。这也难怪有人会对其冠之以“救火队员”的称号。当然,在救火的步伐中,他也受到了中共高层更多信任。所以王岐山才能够在今天跃升为中共常委。

  1993年王岐山由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副行长调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协助已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熔基处理中国经济的“软着陆”。这段与朱熔基的交集经历,使王岐山获得了朱熔基的肯定。王岐山的作风和性格,亦酷似朱。

  1997年从建行行长位置上空降广东,这次摆在他面前的烂摊子则是中国遭遇当代规模最大的破产事件。此事情亦被其果断处理,避免该事件对中国信用评级可能造成的恶劣影响。

  之后其在海南帮助应对楼市泡沫留下的“烂摊子”,在海南刚刚五个月,就因为“非典”被调去北京处理危机。最后他以减重20斤的代价换来这场攻坚战的胜利。而当其获任副总理、位列党和国家领导人时,又需要协助温家宝应对2008年的“金融海啸”。与此同时也要应对中美日趋剧烈的贸易摩擦。

  这位被外界评价为“具备应对复杂金融局面的能力,有对付金融风险经验”的副总理,今次升任常委,担在其肩上的责任亦不轻松。王岐山应对危机的经验与硬朗的工作作风,将会在中共新世代传承与变革中起到更大作用。

  (来源:大公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