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吴东野:两岸政治对话与谈判最终难免
http://www.CRNTT.com   2013-06-23 00:18:59


 
  吴东野说,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来看,两岸未来无论是“和”是“战”,终将难以避免政治谈判。两岸愈早进行政治对话,愈有助于双方增进互信,也愈有利于两岸携手合作创造复兴中华之路。以中美两国激烈的竞争态势而言,北京尚能不断重申“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国”,华府也再三强调中美应建构互惠与互重的“新型合作模式”,两岸人民属同文同种,没有任何理由不能合作找出一条能化解历史怨怼、共创未来的和平路径。

  但是,整体而论,期盼马英九未来三年任期能积极而主动处理两岸政治关系,会是缘木求鱼,北京与其盼望台湾官方授权的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甚至寄望2016年大选后有新的局面,不如积极主动提出两岸民间对话的路径与方式。现阶段大陆面对周边安全情势的变化,或不急于处理两岸政治定位问题,但被动地期盼学者智库能铺设一条两岸官方通往政治谈判的坦途,恐怕过分乐观。

  吴东野也说,两岸政治对话涉及许多主客观的复杂与多变因素,过程不可能顺畅无阻,短期内也不可能有重大突破。美国对两岸政治谈判的态度与民进党僵化的大陆政策,让马英九涉入两岸“深水区”的顾忌增多,遑论两岸政治互信原本不足。

  吴东野说,基于马英九未来三年难有惊人之举,北京此时鼓励两岸民间智库推动两岸政治对话,确有现实上的需要。对台湾而言,两岸政治对话的先决条件应该是,双方具备最起码的政治互信基础,目前两岸尚未互设官方代表机构,两岸决策高层亦无适当的见面场合与机会,建立私谊与增强互信的难度很高。因此,两岸尽速透过协商互设代表机构,或可藉此踏出两岸非正式政治对话的第一步。

  吴东野还认为,两岸目前或无政治谈判的环境与条件,但应该要有创造谈判环境与条件的意愿和努力,学者能尽心尽力的只是为两岸铺设政治对话的路径,两岸能否和平发展,中国梦与台湾梦是否皆能实现,并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往往就在执念政者的一念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