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社评:台湾需要怎样的治理人才?
http://www.CRNTT.com   2014-12-10 00:05:10


 
  柯文哲是否适合治理台北?能否治理好台北?现在没人知道。最后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进步,一种是失败。如果是这样,又与威权政治下政治精英的两种治理结局有何差别?

  柯文哲在胜选后的感言中表示“台北市转变成真”,是一个错误的表达。当选新的台北市长只是“改变的开始”,未来是否会改变,如何改变,还要观察,要由实践检验,怎能现在就说“改变成真”?柯文哲当选后的积极作为令人钦佩,但“废除派出所”的政见很快在压力下调整;原本规划十多个局处长由公民自行选举决定变为只有劳动局一个部门的竞选,表面看是“执政创新”,但却违背民主制度下的责任政治。

  再回过头号来看马英九用人争议。在当下的台湾,马英九无论任用什么人,都会受到外界的非议或质疑。任用新人,会质疑没有经验,如当年任用学者江宜桦出任“行政院长”,被认为是新人没有经验;使用有丰富经验的人如新任命“行政院长”毛治国,则认为是老面孔,没创意,不能大破大立。其实,毛治国是一位难得的专业技术人才,工科留学名校出身,当过“交通部长”,任过“国企”(中华电信)董事长,在当下的台湾是非常合适的治理人才。不知台湾社会各界为何一片反对之声?难得让马英九选择一个没有任何从政经验的新人担当“行政院长”这一重任吗?而且,在台湾这种政治现实下,不少有能力的精英是不愿从政的,也是有人不愿担当重任的。外界一直期盼台湾“中央银行”总裁(被国际上认为是五A中央总裁)出任“行政院长”,然而他却没有意愿,马英九也征询过他的意见,怎能怪马英九?

  在今天台湾这种民主政治下,已形成治理人才的反淘汰,各种大小选举不是在选有能有贤的“治理人才”,而是选择“政治人物”;领导人在用人上面临无治理将才可用之困境。若一年后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面临的治理人才不足问题将更严重,这才是台湾发展的另一困境与难题。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